标题:师父,你说的我不爱听…… 内容: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妙祥法师开示】☞ 你爱听的,邪法顺意堕沉沦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确实有这句话,就是邪师说法非常多。 如何鉴别所说法是否为邪法? 首先要知道邪师说法,“邪师”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贪嗔痴。 你心中有了贪嗔痴,外面就有恒河沙的邪师;如果你心中没有过多的贪嗔痴,就算他邪师说法,也会变成善知识。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不要去对外面进行过多的分别。 要分别自己,要从自己认识自己。 这样的话我们在末法时期,就是邪师说法非常多的时候,知道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 遇到邪师,首先是要检查我们自己。 如何看邪师说法呢? 邪师说法,首先他们的特点就是财色名食睡放不下。 有的人只能放下财,有的人只能放下色,有的放不下名和其它的,甚至睡觉,有的也放不下。 只要有一样放不下,这都是很危险。 所以说法就不能清净,他就必然要有自己的知见,参与这里。 所以就出现了这个邪师的问题。 比如说,有的讲法讲得很好,但一到关键持戒的时候,他就完了……所以我们应该按照戒律来看,如果符合戒律就是佛说,不符合戒律,就是魔说。 我们在这里要“依法不依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高僧大德”,也不管他是初信佛或是老信佛,只根据戒律。 因为戒律才是真理,它是唯一鉴别这个邪师的试金石。 我们对这个邪师啊,一定要警惕。 特别是像这些人说法,他很有善巧,很能抓住我们心理状态,比我说的要好听。 我说的有时候人家不爱听,我也不会顺着谁的话去说。 今天就有人问我说:师父你看看,我如何涨工资啊,如何升级啊? 我说,这级升不升都没有用,主要还是有机会让给别人吧,咱们也不缺钱也不缺吃的,有一口吃的就行了。 你说,我就给人说这话,人谁能高兴? 是不是? 大老远来了,奔你来了,就想求一个顺利,你反而跟人说那个。 有的说,你看我的孩子升学,师父你保佑保佑他赶紧升吧。 我说升学不主要,主要是道德,如果道德足了,本身就是大学。 他一听,这没有啥意思。 虽然没意思,我也要这么说,因为我知道他心里被“财色名”控制住了,所以有点放不下。 所以我去(扮)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挨骂的人物。 但是虽然挨骂,对他来讲,能把他心中燃烧的欲火降一降,否则他会被欲火烧坏的。 将来一旦孩子考上了或考不上,不是兴奋得过度,就是悲伤得过度,他都会造成了最大的损失。 而且甚至有的人投河自杀,都不能活了。 我主要是保证他这个。 所以人有时候也得学会挨骂。 ☞ 你不爱听的,逆耳忠言救解脱有时候你给某个人讲句善法,说你别偷盗了,偷盗让人抓住了,将来有苦报的,而且你也不受欢迎。 你说这个他虽然不爱听,但这算不算悦人心呢? 实际上也算悦人心。 因为你讲的是戒律,讲了一个真理,虽然他嘴上烦恼,不欢迎,但是他心里已经诚服了,已经欢喜了。 有很多做一些恶事的人,他之所以没完没了地做,就是因为没人相劝,没人跟他说一句真话,所以说他很苦恼。 你跟人说一句真话,才能真正地利于人。 我们大家都希望有个好语言,能让人欢喜。 现在也有的人强调这个“不让人起烦恼”,这个问题啊,以前我也讲过。 表面上是烦恼,要看真实的东西是不是烦恼? 表面叫人不起烦恼,但里面是不是真的不烦恼? 这是我们判断的根本依据。 判断一个语言好和坏,要看它长久的利益,看它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比如说有人骗你,说今天你能得一百万,你听了非常高兴,当时生起了希望。 明知骗你,你还生起一种欢喜,这是不是烦恼? 这就是烦恼。 当你让他生出希望的时候,他就会痛苦。 当你跟他讲不真实话的时候,他生起的这个希望是什么呢? 就是将来的大烦恼、大痛苦。 如果你给他讲的是真话,说你不要这么做,这样做对不起你的家庭,对不起你的父母,对不起孩子,对不起你的老师和教育你的师父。 虽然他满心的不高兴,但是他的烦恼在减少,将来就会减少他原先所做的恶报,这是什么呢? 这就是悦人心。 并不是好的语言就悦人心,叫人欢喜就悦人心。 这个欢喜应该以什么为标准? 以内心为标准,甚至以来生为标准。 有时候别人也问我说:“师父,你每天中午都跟他们(来寺的信众)讲,你讲的有时候他们也听不明白,讲那么多有必要吗? 不如中午好好休息休息,等他们有问题的时候再讲,或是跟明白佛法的人讲。 ”我说我讲的目的啊,不是求他明白,我只求种下善根,今生他不能理解,来生理解也行,这样他就不会起烦恼。 不是为了今生,而是为了生生世世去讲法。 这样的法讲下去,才有它真实的利益。 我们都知道护士要给我们扎针,大夫要给我们开刀,我们既希望他帮助,同时又恐惧他,甚至反感他,想回避他。 但是一旦做了手术,或扎针以后,我们身体就健康了。 所以我们又感谢他,因为他能真正地帮助我们解除痛苦。 所以说真正的善知识并不在于取悦于我们,让我们如何如何愉快,这不是善知识。 因为我们修行中,就像刚才我讲的,还有很多的病苦和肿瘤需要去掉的。 真正的善知识,他是毫不留情地直接面对我们的肿瘤,他要开刀,要清除,叫你虽一时的痛苦,但获得长期的清净和健康。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很多人往往就是把这个问题给忽视了,所以古代有那么一句话,“忠言逆耳”啊! 我们往往都是根据心里的需要,也就是我们知见的需要,我们习性的需要,感受的需要,去追求善知识。 这完全是一种错误,会误了自己的一生,白出家,白学佛了。 ☞ 不高兴也要说,真言实语利人心这个言谈悦人心,我们想要永远悦人心——什么是悦人心? 就是清净。 清净就是悦人心,不是人欢喜就是悦人心。 有的人是欢喜了,你讲一些他想做的事情,但不如法的事情,他当然欢喜了。 这种欢喜实际上是一种不正确的,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烦恼。 没有你讲,他那种心不可能马上生起来,也不会加重,你说完了以后,他反而会加重的。 所以说,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真正的真心呢? 就是符合戒律的语言,符合劝人为善的语言,这才是真心。 我们说话一定要真心,千万不要假,一句话可以使人堕落,一句话也可以救人到彼岸。 比如我们大家平时经常说的,大仙附体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身上出现的一种怪现象,一个是暗示,一个是自己的习性所形成的。 首先应该认清它不是附体,而是贪、嗔、痴所形成的一种状态。 应该赶紧地持戒,去掉贪嗔痴。 更主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是知道诸法空相的道理,这样才能破除,不至于走到迷雾里去。 有时候你跟他讲啊,他并不真高兴。 上回有一个海城南台的居士,由俩人扶着来的寺院。 我说:“你这不是附体,是别人给你的暗示,是你供仙堂造成的。 ”当时她就发作了,连喊带叫的,她说:“不是不是,你说得不对。 ”然后当时就像抽了似的,堆在那块儿了。 我说:“这样吧,你去拜拜佛吧! ”后来俩人架着她去拜佛了,没过半个小时,就一个人自己走回来了,什么病也没有了。 就是说,虽然你说一句不顺耳的话,却能给她解除烦恼。 如果你要顺着她的习性去说,表面是说得她挺点头,最后她的病情只会加重。 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呢? 应该选择长远的利益,选择对他真正有利益的语言去说。 也就是顺着佛法的实相说,不能顺着眼前世俗那种说法去说,不能为了取悦某个人去说,一定要有原则性。 这样的话叫言谈悦人心。 你言语和谈话都能够使人心清净,使人改变毛病,使人脱离苦海,使人远离烦恼,这才可以。 所以我们不能去说虚伪的语言,那我们说什么呢? 说真心话,说实语。 所以说佛是真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实语者。 我们跟佛学,就应该这么学。 比如说有人问:“吃没吃饭? ”那你没吃饭就说没吃,如果你怕别人邀请你,不愿去或是你烦他,你就说“我吃完饭了”,这都不合适的。 不管在多大的利益面前,我们都要说实话,不愿意去就说不愿意去,得罪他也不要紧,我就说实话,说“我不愿意去”,或说“我不想去,没吃饭我也不想去”就完事了。 虽然表面上互相有障碍,但是我们说了个实话,反而他能理解。 我曾经跟一个居士通话,他很愿意跟我通话。 我问:“你为什么愿意跟我通话啊? ”他说:“你尽说实话。 ”我就是愿意说实话,不管他高兴不高兴,我就说点儿实话,所以他就愿意跟我通话。 说实话有什么好处呢? 它不光能使人真正地互相帮助,还能够使人们远离邪见,得到正见。 更主要一条,为我们成佛打开一条路。 (溯源法语·摘自《二〇〇七年对沈阳等地居士的开示》《二〇〇七年为道源寺尼众开示》《吉祥经讲记》)相关阅读☟师父,你骂我一顿离开这个说佛法,宁可当哑巴看清“附体”的真面目访问小程序 佛历·日中时刻☟溯源法语微信公众平台由在家信众个人创建并管理不代表任何组织和机构所发内容多选自大悲寺 - 溯源佛教网关注本平台,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0-09-06 15:15:4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