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最该补的,就是它 内容: 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前五度,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六度就无法圆满,不能成为波罗蜜多,即无法成为到达彼岸的因,因此智慧非常重要。 《入行论》里讲:“此等一切之佛为智慧说”。 前五度是佛为了生起智慧而宣讲的,是产生智慧的必要修法。 《三主要道论》里讲:若只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不能断除轮回的根。 智慧能断除烦恼,圆满福慧二资粮。 解脱要靠智慧,成佛也要靠智慧。 永远地脱离烦恼与痛苦叫解脱。 我们现在劳心费力、不择手段所做的世间法,就是为了摆脱烦恼与痛苦。 但是佛说,这些方法与人们的心愿都是背道而驰的,不仅不会积福,反而会消福。 现代人烦恼、痛苦,所愿难以达成,根由是缺乏智慧。 若是具智慧,在哪里都幸福、快乐——无论是在山洞或是在皇宫,无论是沦落街头的乞丐还是锦衣玉食的国王……都没有区别;若是没有智慧,怎样都痛苦——无论是有权没权,有钱没钱,有家没家……尽管人人都想解脱,希求福慧圆满,但钱与权并不能使我们解脱,只有智慧才可以对治烦恼与痛苦。 学佛修行就是为了生起智慧,成佛是福德、智慧资粮圆满。 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智慧的显现,是智慧的象征。 虽然诸佛菩萨的功德无二无别,但愿力不同。 为了增长智慧,祈祷其他佛菩萨一千遍,不如祈祷文殊菩萨一遍。 灯代表自性光明与本具的智慧,供灯是为了点燃本具的光明、圆满的智慧。 若是没有此种发心,就没有启发内在的智慧,供灯也是徒有其表。 三界众生,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越聪明越缺乏智慧。 科技发达了,条件优越了,但是内心的快乐却越来越匮乏。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条件上学,但无论知识如何渊博,都无法增长内心的智慧。 能制造卫星、火箭……有种种特长、技能,都不是智慧。 破除了我执,证悟了无我和空性,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才是明白了诸法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理。 空性和无我有时是一个意思,有时不是一个意思。 比如说,声闻、缘觉只有无我的智慧,没有空性的智慧,他们所证悟的只是部分诸法实相,不是全部。 菩萨所证悟的是空性的智慧,其中包括了无我的智慧。 佛证悟了所有诸法的真理与真相,即圆满的智慧。 因此,衡量是否具有智慧,要看是否破除我执、证悟空性。 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此六度是世俗菩提心的学处。 我们每天通过发心仪轨发愿、行菩提心,若是没有尽力去做,那么所发的愿就是空愿,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还有过失。 所以大家一定要精进,要努力地如法修持! ——摘自《佛子行》讲记7 发布时间:2020-08-14 17:08:1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