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所不知的道教养生之道 内容: 道教是中国唯一一个诞生和孕育的传统宗教。 道家通过道家追求成仙,所以它享受生命、重生和重视技能。 在长期修道求真的过程中,他建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形成了道家养生,堪称中国传统养生大师。 所以,让我们跟着小编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学习道教养生法吧! 你所不知的道教养生之道道教与道家虽不尽相同,但道家始终把道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尤其是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作为养生方略和实践标准的理论基础。 道家主张静而不为,观想玄澜,崇尚道德,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宁静,崇尚“道家纯真自然”。 道教继承了这种脱离世俗的精神,发展和实践了修身养性的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静而不为,离乡背井,高高在上”。 养神之道的上限极难确定,早在《老子》、《庄子》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专气致柔”的养神之道。 《老子》中“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论述,原始道典《太平经》中详尽地论述了守一、潜心养的方法,认为养神乃一切养生的烤础和前提。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张欲长生不死须恬偷澹泊、涤除嗜欲,必须静寂无为,忘其形骸。 魏晋时在上层社会中颇具影响的上清派,创建了较为系统的存思“丹田”之道。 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把在《灭惑论》中将“清静无为”列为道教养生的最上乘等。 但最为系统地论述道教养神之道的代表作,还要首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据《庄子·大宗师》中记载的颜回“坐忘观”而撰写的《坐忘论》一书。 《坐忘论》认为,养神之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阶论:(1)“信敬”。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 “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 强调欲养生则须心诚德正。 (2)“断缘”。 此即要求“去物欲,简尘事”,与一切有为俗事相隔绝,除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3)“收心”。 物欲之起,皆因我之知觉、感觉及思维意识的存在,欲长生则必“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老子》。 发布时间:2020-08-06 19:00:2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