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法眼宗由来 禅宗五家七宗之一 内容: 佛陀在哪里? 佛在外天堂。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小事。 哪一个可以进入法眼? 佛教是如此的超然和神圣。 他们不为小事和人讨价还价。 本期将向您介绍禅宗五宗七宗之一的法眼派,并介绍其渊源。 佛教法眼宗由来 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法眼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五代文益禅师所创。 源出南宗青原一脉。 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 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 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 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中最后产生的一个宗派。 它历经文益(885—958)、德韶(891—972)、延寿(904—975)三祖,活跃于唐末宋初的五代时期。 作为宗派,法眼宗的传承历史不长,但是,它的几位祖师都是吴越地区学修并重的高僧。 法眼宗祖庭为南京清凉寺。 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五代文益禅师所创。 源出南宗青原一脉。 盛于宋初。 法眼宗法眼是一位神秘论者,不过他的神秘不是在于自然和宇宙的不可知;而是在于其生生不已。 虽然他对华严的造诣颇深,尤其精于六相的原理和解释,但他却不认为现象界和实体界是同一的,因为实体是离一切相的。 “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 (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 (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 (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 (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发布时间:2020-08-05 17:15:2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