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睡眠时的观行 内容: 问睡眠中意识断灭及寻找意根问:在您的书中讲到,睡眠时,在没有做梦的情况下,意根还会了别五尘重大的变化。 其实在我学过的心理学中说,在睡眠中,意识是不休息的。 通过观察,心理学家发现,人睡着后眼球在慢速眼动和快速眼动这二个状态中反复轮转。 于是他们知道人睡着后也连续地在浅睡眠和深睡眠这二种睡眠状态下反复轮转。 浅睡眠即是慢速眼动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意识处于休眠,但是时间不长。 〔之后〕便会转入深睡眠,即是快速眼动睡眠。 然后再回到浅睡眠……他们又做实验,将处于深睡眠时的人突然叫醒。 被叫醒的人会说他正在做梦。 然后再让他睡,当他又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即深睡眠)时,再把他叫醒,他又说正在做梦。 这样反复地睡和叫醒,他无一不是说正在做梦。 于是心理学家们说,睡眠其实是意识为满足本能服务的超现实的另一种方式。 这样是不是能说,其实意根一直无休止地让意识为它服务? 睡眠中是前五识处于休眠状态? 只有深度麻醉和闷绝,才是意识断灭的状态,而这时没有意识的存在,所以手术刀任意切割而人无痛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五尘相的重大变化,意根是不是不太能了别? 我们用意识心去找意根,是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意识一时来不及启动,意根直接作意前五识中相关的识心作出反应,回头意识才知道。 这样就能找到意根,不知对吗? 答:您讲的心理学家应该不能代表所有的心理学家。 即使是这一派的心理学家,还是承认意识有休眠的时候。 他们所定义的“休眠”是什么意思呢? 若是暂时失去了别性,不管多久,在唯识学皆称为“断灭”,因为识以了别为性,若没有了别的能力,便无识可说。 问观行问:向您说明我观行意识、末那识,以及第八识的详细过程。 [1]请问,这样观对吗? 答: 观行必须自己确认是否符合三量,但我可以给您一些建议。 确定末那识的存在之后,大概知道它的体性即可,不必一直细观下去,因为末那识很深细,未见道者或初悟的人所能观察到的很有限。 只要能够现观末那大概的体性,将来您观察到前七识以外的了别性,便可以找到第八识。 下结论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据不足时,您却对它有所解释时,要明白那只是一种假设,必须等到证据充分时,才可以视为结论。 未悟以前的观行,是为了找到第八识。 超过这个目的的观行,尽量不要做,免得浪费时间。 观行可集中在“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观察习气如何熏习而成,与习气的现行。 《实证佛教导论》第七章讲集起心的时候,举了一些例子,请您自己多加体会,这里不方便讲解得更仔细,免得有些缘未成熟的人悟得太容易,不能承担而毁谤。 [1]编辑按:因提问中的内容,多属于个人的观行细节,故在此略去。 本文摘自佛学期刊《实证佛教通讯》第13期“问与答” 发布时间:2020-08-01 17:11:5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8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