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内容: 《身是菩提树》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佛教圣歌。 出自唐代禅师神修。 它常与六祖惠能的另一首禅诗相提并论。 根据六祖经,禅宗五祖弘仁大师为了挑选合适的接班人,命令弟子们将所学的佛教精髓写成一段诗句。 当时,学校头号种子选手申秀写下了上述诗句,引来不少赞誉。 然而,第五位族长要求他花些时间来创作另一首诗。 这时,正在酒后室里做家务的惠能,又想出了一句关于菩提镜的诗句。 最后,他得到了五祖的封印,教了六祖慧能。 那么,神秀禅师的这首偈子是真的水准不够吗? 我们先来看看《六祖坛经》中,五祖弘忍大师是怎么说的吧! 五祖看了这首偈后对众人说,“但留此偈,与人诵持。 依此偈修,免堕恶道。 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但是,五祖又单独唤了神秀入堂,对他说“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 .. .”所以让他好好思考,再交一偈。 也就是说,五祖对众人说,如果依照这个偈子去修行,可以避免在轮回中堕入恶道,有很大的利益。 所以,五祖让门下弟子焚香敬礼,都来念诵这首偈。 但是,作为传授衣钵的人选,要证得无上菩提,这样的见地还是欠火候。 实事求是地说,绝大部分人而言都不是六祖那样能顿悟的上根利智之人,所以神秀的这首偈可能更适用于学佛修行日常实践的参照,而神秀禅师也是一位被大多数人误解了千年的大禅师。 渐修VS顿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释迦牟尼佛当年正是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身是菩提树”说身体是修炼的基础,所以要好好持守戒律。 一个沉溺于欲望的身体,如何承载一个安宁纯净的心灵。 “心如明镜台”,也就是放着镜子的梳妆台,比喻没有灰尘污染的心。 就是要像保持明镜台的清净一样,来保持心灵上的清净。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什么是拂拭? 佛法说,人受到“贪瞋痴”三毒所害而陷入烦恼、造业的循环之中,修学佛法就是用“戒定慧”来对治。 通俗地说,学佛修行就是依照佛法来管理心的过程,修行也就是修心。 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各种境界和信息时,能够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污染,从而动摇、影响自己的心,那就是“勿使惹尘埃”。 发布时间:2020-07-31 19:59:5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8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5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