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释永信法师说人生 内容: 记者:大师您好,我们杂志2000年采访过您。 当时,我们的杂志评为“100位可能影响21世纪的年轻人”,包括你。 从你们今天的成绩来看,我们的评选是名副其实的释永信法师说人生释永信:我只是一个住在深山里的和尚。 我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记者:你太谦虚了。 长期以来,您和少林寺一直受到海内外舆论的关注。 今天的少林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闻名于海内外。 这与你的领导是分不开的。 那么,你能谈谈你自己的经历和少林寺管理前后的变化吗? 释永信:我1981年来到少林寺,被行正长老收为徒弟。 说到这里,我的佛教真的不浅。 当我来到寺庙时,我正要为我的主人举行仪式。 我也认识海法方丈。 他是我的介绍老师,兴正师傅是我的剃须师傅。 他给了我永新的法定头衔。 要得到两位著名方丈为一位年轻人举行皈依仪式的机会并不容易。 当时少林寺年久失修,只有几座殿堂,香火不浓。 因此,我们必须靠种地养活自己。 那时,我们的一些年轻人承担了捡粪、挑水、种地的任务。 说实话,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艰难。 可是师父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艰苦的岁月对自己来说应该是一种体验。 如果你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你的平常心,你就有可能通向这条路。 几年后,1984年,师父让我负责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助他处理寺院的日常事务。 那一年,我19岁。 1987年师父去世,我继承师父的衣钵,担任方丈,全面主持寺院工作。 1999年被正式提拔为少林寺方丈。 近十年来,少林寺的变化不小,但不是一个人造成的。 就像今天的少林寺,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仅仅因为电影《少林寺》。 应该说,少林寺的发展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恢复国家的宗教政策是根本原因,而其他的则相对次要。 我全面负责少林寺工作以来,在少林寺的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上花了不少心血。 从2004年到2005年上半年,少林寺的修缮规模最大。 多年来,我们对少林文化的开发利用相对集中。 我们开通了少林寺网站,创办了《禅露》杂志,创办了少林出版社,举办了几次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不少少林文化方面的书籍,在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建议下,开始了少林科学的研究,应该说这些都是一些成果。 发布时间:2020-07-29 19:09:0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