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何谓因果报应与因果律 内容: 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的因果理论,这些理论在内容上是不同的,甚至对某些事情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由于佛教对因果报应有一个完整而透彻的看法,本书将遵循其理论作为探索因果的基础。 佛法中的因果理论,内容很广。 本书所要讨论的因果报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何谓因果报应与因果律简单的说,‘因果报应’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律’就是因果报应的一套规则与定律。 详细说,属于恶的行为主要的有‘十恶’、‘五逆’。 每种恶行,各有它应受的恶报,而且依照恶行的轻重而有差别:做‘十恶’最重的,死后入地狱受苦;中等程度的,死后转生为畜生受苦;较轻程度的,死后生为饿鬼受苦。 当受完上面苦报后,再出生为人时,则分别受下面的果报:(一)杀生:会得多病、残疾、短命、多祸殃、骨肉分离等果报。 (将人或动物直接或间接加以杀害,属于杀生恶行;若加以刑打、虐待、伤害,则属类似于杀生的恶行,得类似果报。 )(二)偷盗:贫穷;或财产与他人共有,无法自由支配。 (凡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财物,未经同意擅自取用或侵占即是偷盗。 )(三)邪淫:配偶不善良、不忠贞,或妻子受人拐骗奸淫、得不到满意的眷属。 (乱搞男女关系以及从事与色情有关的行业都属邪淫恶行。 )(四)妄语:得到受人诽谤、欺骗之果报。 (说谎、作伪证、不守信都犯妄语罪。 )(五)绮语:说的话别人不信任、不接受,说话不清。 (说黄色邪淫的话,使人想入非非,谓之绮语。 )(六)两舌:眷属背离,亲族弊恶。 (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即是两舌。 )(七)恶口:常受人恶声相向、多诉讼纷诤。 (用凶暴或恶毒的话骂人即恶口。 )(八)贪欲:心不知足、多欲无厌。 (贪求财色名利各种享受,迷恋不舍,谓之贪。 )(九)嗔恚:常受人说长论短,常受人扰而烦恼,或被陷害。 (稍不如意就生气怨恨即是嗔恚。 )(十)痴:生在充满邪见的家庭、生在偏僻缺乏佛法与文明的地方,心谄曲、好奉承巴结、使诡计。 (痴是指邪见、不信因果。 ) 发布时间:2020-07-24 17:25:4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5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