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本行集经 第五十六卷 内容: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罗睺罗因缘品下尔时佛告诸比丘言。 汝诸比丘。 我念往昔。 过去久远。 在迦尸国。 于彼聚落。 近有一山。 名郁蒸伽。 其山南面。 有一园林。 其园杂树。 数过十万。 华果茂盛。 枝叶扶疏。 遥远瞻望。 如青云队。 于其园内。 处处皆有莲华池沼。 其数众多。 庄严园林。 其林高大空闲寂静(或有师说郁蒸伽山近波罗奈城)。 尔时彼山。 有诸群象。 其群象内。 有一象母。 生育一子。 形体端正。 观者无厌。 然彼象子。 其身洁白。 六牙备足。 其头纯黑。 如因陀罗瞿波鸟头。 七支拄地。 其彼象子。 养育不久。 成大象龙。 如法修行。 孝顺父母。 供养之时。 有敬重心。 然彼象子。 诸有饮食。 草果根等。 先奉父母。 令其充饱。 然后自食尔时象龙。 又于一时。 因求草果诸饮食等。 处处游行。 有诸猎师。 忽见此象。 即作是念。 此之象龙。 非是余人所堪乘者。 唯梵德王。 堪能乘耳。 作是念已。 遂即往诣梵德王边。 到已白言。 大王当知。 某处林内。 有一象龙。 端正可喜。 其身洁白。 具有六牙。 其象黑头。 如因陀罗瞿波之鸟。 七支拄地。 如我所见。 彼象当堪大王乘之。 如其大王意所乐者。 可往遣人搦彼象。 取将示王来。 时梵德王。 寻即召唤能搦象者。 敕告之言。 我闻他说。 有一象龙。 其象六牙。 端正可喜。 观看之者。 无有厌足。 乃至七支。 悉皆拄地。 汝等必当速往彼处。 捉彼象龙。 将至我所。 勿使迟迟令有失脱尔时所有诸搦象人。 闻梵德王有如是敕。 而报之言。 如王所敕。 不敢违教。 即办牢韧诸皮索等。 往至象边。 以咒咒之。 其象自来赴向人所。 遂即捉之。 以彼皮绳。 系缚象已。 牵来将至梵德王边时梵德王。 遥见彼等将其象龙欲至之时。 即起出迎。 以欢喜故。 作如是言。 快得如是妙好大乘。 快得如是妙好大乘时梵德王。 身自养饲。 但于彼象所堪食者。 悉皆与之。 一切所食。 自看自与。 虽复如此。 而彼象龙。 反更羸瘦。 恒大呻吟。 呼声大叫。 悲啼流泪。 无时暂憩。 时梵德王。 见彼象龙。 羸瘦憔悴。 乃至悲啼流泪如此。 至于象前。 合十指掌。 语象龙言。 我将一切诸好饮食。 供养于汝。 汝乃羸瘦。 不着肤体。 减损色力。 身婴羸瘠。 然我观汝。 心不悦怿。 不受欢乐。 我心爱汝。 供给瞻养。 未曾暂舍。 汝须何事。 我今皆与令汝欢喜。 汝何缘故。 不喜不乐尔时象龙。 白梵德王。 作如是言。 我今启白大王一语。 令王欢喜时梵德王。 闻彼象龙作如是言。 生大希有欢喜之心。 复作是念。 希有此事。 此龙象王。 能作人语。 作是念已。 报彼象龙。 作如是言。 汝象龙王。 出如是语。 令我欢喜尔时象龙。 白梵德王。 作如是言。 大王当知。 彼林之内。 我有父母。 年老力衰。 住彼林内。 我念未被王所搦时自尔已前。 不曾忆有先自食啖始与父母。 水浆亦尔。 先与父母。 然后自饮。 我今思量。 受王供给。 一切资须。 无所乏少。 养育于我。 然其父母。 在彼林中。 乃成孤独。 受大苦辛。 我今正以不见父母。 是故如此忧愁不乐时梵德王。 闻此语已。 生未曾有奇特之心。 作如是念。 希有此事。 不可思议。 人中犹尚难有此法。 云何象龙。 乃如此也。 作是念已。 告彼象龙。 如是言曰。 大象龙王。 我今宁自将此身命。 闭于牢狱。 不将如是如法之行。 持戒妙行。 孝养父母。 于如此事。 不敢扰乱尔时梵德。 复告象龙。 作如是言。 汝象龙王。 我今放汝。 至父母边。 共其父母。 自相供养。 随意受乐然梵德王。 放象龙时即说偈言汝今好去象龙王供养父母当孝顺我宁自舍此命根于汝更不相扰乱尔时梵德。 放彼象龙。 其象龙王。 既得脱已。 渐至彼林。 彼象龙母。 于时正以不见子故。 忧愁懊恼。 泣泪啼哭。 两目失明。 以失明故。 东西驰走。 从于本处。 游行他所。 象龙初还至彼林时。 求觅其母。 了不知处。 以不见故。 放声大唤。 于时象母。 闻其叫声。 即知彼声是其己子。 其母尔时。 亦即放声。 叫唤悲泣。 彼象龙王。 闻其母唤。 遂尔寻声。 往至母所。 其象龙王。 既见其母。 近一水池。 止息而住。 安置其母在于岸上尔时象龙。 入其水池。 取满鼻水。 出已欢喜。 身心踊跃。 遍满其体。 不能自胜。 至其母边。 以水散洒。 而洗浴之尔时其母。 得子持水洗浴身时。 眼还清净。 胜于本目。 而彼象母。 既见其子。 而问之言。 子何处来。 今日始还。 令我多时不得见汝时彼象龙。 向母具说。 如梵德王。 遣人所搦。 将向王宫。 供养因缘。 并放得脱还归之事。 一切皆悉向其母说尔时象母。 闻此语已。 欢喜踊跃。 遍满其体。 不能自胜。 唱言子子。 如我今日而得与汝共相养活。 喜乐如是。 愿梵德王。 共其父母妻子男女诸眷属辈。 及以知亲大臣百官一切辅佐。 共相养活。 如我今日受斯快乐尔时佛告诸比丘等。 作如是言。 汝诸比丘。 若有心疑。 彼象龙王。 此是谁也。 即我身是。 汝等比丘。 若有心疑。 彼时象母。 此是谁者。 莫作异见。 此即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是。 当于彼时。 为我啼哭。 悲涕流泪。 受于苦恼。 两目失明。 还因我故。 而得清净。 今亦如是。 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 不见我故。 悲号啼哭。 忧愁苦恼。 两目失明。 今还因我。 而得清净。 汝诸比丘。 如来昔在因地之时。 未得成佛。 尚为众生。 作是利益。 况于今日。 已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是故诸比丘。 若有智者。 恒于佛所。 作敬重心希有之心。 于法僧边。 亦须生于敬重之心。 汝等比丘。 当如是学佛本行集经难陀出家因缘品第五十七上尔时世尊。 教化难陀释种之子。 舍家出家。 数数为说出家因缘。 亦复赞叹出家因缘。 而作是言。 汝来难陀。 当就出家。 作是语已。 释子难陀白言。 世尊。 我不出家。 所以者何。 我以四事。 供养世尊及比丘僧。 乃至尽其一形。 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 如是世尊。 第二第三。 教化难陀。 赞叹舍家出家功德。 乃至数数说其出家因缘之事。 及以赞叹劝其出家。 而彼难陀。 不肯出家。 犹言求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 尽形供养佛及众僧因缘之事尔时世尊。 经于少时。 饭食讫已。 将一侍者。 徐徐向彼释种童子难陀之家。 然彼释种童子难陀。 当于彼时。 在重阁上。 共孙陀利。 升楼观看。 游遨而坐。 尔时难陀。 在楼阁上。 遥见世尊。 将至其所。 速即惊起。 下于重阁。 往至佛边。 顶礼佛足。 却立一面。 因白佛言。 善来世尊。 何从远至。 唯愿垂神。 入我堂室。 升座而坐尔时世尊。 入彼堂室。 升座坐已。 慰喻难陀。 慰喻已讫。 默然而坐尔时难陀白佛言。 世尊。 唯愿今者于此受供。 我遣备办肴膳饮食。 佛告难陀。 我已食讫。 不须备办尔时释种童子难陀。 复白佛言。 今有蜜浆。 非时饮不。 佛告难陀。 我随汝意。 尔时难陀。 复白佛言。 唯然世尊。 于是难陀。 执持佛钵。 盛非时浆。 奉与世尊。 于时世尊。 未为受取尔时释种童子难陀。 即持彼钵。 将与侍者。 而彼侍者。 复不受取尔时世尊。 从座而起。 与诸侍从相逐而还。 欲向本处。 其释童子。 亦从重阁。 持彼蜜浆。 欲随佛去尔时释种女孙陀利。 见释难陀执其满钵非时蜜浆从世尊行。 其孙陀利。 梳头未讫。 便即高声。 唤难陀言。 圣子难陀。 欲何去也。 尔时难陀。 指彼钵言。 欲将此钵奉送如来。 至彼即还。 孙陀利言。 圣子速来。 莫久住彼尔时世尊。 出难陀家。 为难陀故。 步行东西。 在于街巷。 欲令城内一切人民。 见彼难陀执非时浆随逐于佛是时人民。 见此事已。 各相谓言。 今者世尊。 必令难陀舍家出家尔时世尊。 至僧伽蓝。 唤一比丘。 密以手指。 作其相貌。 令取难陀手中蜜钵。 时彼比丘。 知解佛意。 从难陀边。 即取其钵尔时难陀。 顶礼佛足。 白言。 世尊。 我今辞佛。 欲还向家。 佛告难陀。 汝莫还去。 尔时难陀。 复白佛言。 世尊。 我今思惟。 不欲出家所以者何。 我欲四事。 尽其一形。 供养如来及众僧故尔时世尊。 复告难陀。 作如是言。 此阎浮提世界。 纵广七千由旬。 北面广阔。 南面狭小。 犹如车箱。 满中罗汉。 稠若甘蔗竹苇麻稻。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供养彼等诸阿罗汉。 尽其一形。 四事不阙。 彼等罗汉。 入涅盘后。 复更供养。 起舍利塔。 于其塔上。 各施幡盖。 及宝铃幢。 复以香华。 及诸油灯。 种种供养。 于汝意云何。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功德多不。 难陀白言。 得福甚多尔时世尊。 复告难陀。 若有罗汉。 满此阎浮。 有人尽形。 四事供养。 乃至香华。 然诸油灯。 若复有人。 供养一佛功德果报。 倍胜于彼复次难陀。 若人能入佛法教中。 乃至出家。 一日一夜。 行于清净。 梵行之法。 此之果报。 倍多于彼。 是故难陀。 必定出家。 莫复贪受五欲乐也复次难陀。 诸欲少味。 多有苦患。 诸欲无常。 是可厌离。 是大苦本。 是大疮疣。 是大恶刺。 是大厄缚。 是大苦恼。 是损减相。 是破坏相无常不住。 无时暂停。 是不牢固。 危脆易坏。 多有怖畏。 苦空无我。 汝今必当谛观诸欲如是过患。 难陀。 汝今应善思惟五欲过患。 莫贪着也尔时世尊。 虽向难陀说此过患。 然其难陀。 心故不欲愿乐出家。 但敬佛故。 低佪俛仰。 白言。 世尊。 我当出家尔时世尊。 且因经行。 以指作相。 招一比丘。 来语之言。 汝当唤一剃发师来。 时彼比丘。 即唤众中一剃发师。 在难陀前。 手执剃刀。 欲为难陀剃其须发。 尔时难陀。 捉拳向彼剃除发师。 作如是言。 汝今何力敢剃我头尔时世尊。 正念正意。 告难陀言。 来汝比丘。 入我法中。 行于梵行。 尽诸苦故。 尔时如来。 作是语已。 难陀须发。 即自堕落。 犹如比丘。 剃其须发。 始经七日。 自然体着袈裟色衣。 手执钵盂如法之器。 而彼长老。 即成出家。 受具足戒。 于时难陀。 可喜端正。 诸人乐观。 有三十相。 具足不阙。 身体金色。 高下四指。 不及如来。 所作袈裟。 与佛衣服。 等无有异。 作已受持。 或诸比丘。 遥见来者。 皆谓难陀即是世尊。 欲起迎逆。 及至知非。 始还本座。 以此因缘。 而诸比丘。 嫌恨筹量。 而作是言。 长老难陀。 云何与佛衣服一等。 而用受持。 时诸比丘。 即往白佛尔时世尊。 以此因缘。 寻时聚集诸比丘众。 问难陀言。 汝作衣服僧伽梨等。 与佛同量。 而受持不尔时难陀白言。 世尊。 此事实然。 佛言难陀。 此不如法。 汝今云何与佛世尊。 同量受持僧伽梨也尔时世尊。 诃责难陀。 教如是已。 告诸比丘。 从今日后。 悉皆不得依世尊量作诸衣服而受持也。 若有违者。 如法治罪尔时难陀。 作如是念。 世尊已断。 不复更听依世尊量受持衣服。 今所作衣。 必须治打出其光泽而受持也尔时难陀。 寻即作彼打治之衣光泽而服。 执持钵器。 眼涂媚药。 庄严其身。 脚着革屣。 左手执伞。 右手持钵。 诣向佛所白言。 世尊。 我欲往入聚落乞食。 尔时佛告长老难陀。 作如是言。 汝今岂非善男子也。 信心舍家而出家乎。 难陀答言。 如是世尊。 事实然也尔时世尊。 复告难陀。 作如是言。 汝既信心之善男子。 舍家出家。 所持衣服。 何故打治令出光泽。 复以何缘。 庄严身体。 眼涂媚药。 脚着革屣。 一手执伞。 一手持钵。 欲乞食也复次难陀。 汝若在于阿兰若处。 乞食活命。 着粪扫衣。 此乃为善尔时世尊。 以此因缘。 而说偈言何时当得见难陀住于空闲常乞食少欲知足舍遗余又乐远离诸欲想尔时世尊。 以此因缘。 以此事相。 集诸比丘。 而告之言。 诸比丘辈。 从今日后。 不得复着打出光衣。 若有受持出光衣者。 如法治罪亦复不得眼涂媚药。 及妙革屣。 亦复不得执轻妙钵亦复不得执伞入城聚落乞食。 若如是者。 悉如法治尔时难陀。 虽被世尊断此打治光泽之衣。 并及不得眼涂媚药。 断好革屣。 并持轻钵。 及以伞盖。 犹尚忆念王之势乐。 不肯依断。 还忆彼女释孙陀利。 念其色欲。 不行梵行。 欲舍其戒。 还本家宅。 以是因缘恒画彼女孙陀利像。 后于一时。 至阿兰若空闲之处。 或取砖瓦。 或取木板。 画此释女孙陀利像。 如是观看。 便过一日。 而诸比丘。 其有见者。 心生嫌恨。 而相谓言。 长老难陀。 云何在于阿兰若处。 或取砖瓦。 或取木板。 画妇女形。 竟日观看时诸比丘。 即将此事。 往至白佛。 尔时世尊。 以此因缘。 集诸比丘。 在于众内。 问难陀言汝实在于阿兰若处。 或取砖瓦。 或取木板。 画妇女形。 竟日看不。 难陀白佛。 实尔世尊尔时佛告长老难陀。 作如是言。 汝为此事。 是不善也。 出家比丘。 岂得画其妇女形像而观看乎尔时世尊。 告诸比丘。 作如是言。 汝诸比丘。 从今不得画妇女形。 若实若虚。 以着欲心。 画已观看。 若有如是故画看者。 得违戒罪又于一时。 长老难陀。 次第当直。 守护寺舍。 彼时难陀。 作如是念。 如来不久。 当入聚落乞食之时。 我于今日。 当得还家尔时世尊。 知彼难陀作是思惟。 知已告言长老难陀。 汝若欲行。 闭诸房门。 然后还去尔时世尊作是语已。 便即往入聚落乞食。 长老难陀。 作如是念。 世尊已入聚落乞食。 我今当得还其家内尔时难陀。 遂见世尊房门不闭作如是念我闭此门。 然后还去即闭彼门。 见舍利弗房门复开。 即复往闭舍利弗门既闭彼门。 其目揵连房门复开。 寻即闭彼目连房门既闭彼门。 见大迦叶房门复开。 寻即往闭大迦叶门既闭彼门。 复见摩诃迦旃延房。 其门复开。 寻复往闭迦旃延门既闭彼门。 又见优楼频螺迦叶房门复开。 寻即往闭优楼频蠡迦叶房门。 既闭彼已。 那提迦叶房门复开。 寻复往闭那提房门既闭彼已。 伽耶迦叶房门复开。 尔时难陀。 寻复闭彼伽耶房门既闭彼已。 优波斯那房门复开。 闭彼门已。 见俱郗罗房门复开既闭彼已。 复见摩诃专陀门开。 闭彼门已。 见利婆多房门复开。 闭彼门已。 见优波离波多房门复开如是次第。 闭一门已。 第二门开。 闭第三已。 第四门开。 彼见其门一开一闭。 遂作是念。 彼诸比丘。 当能捉我作何事过。 若开若闭。 我当还去。 将恐世尊不久来至。 作是念已。 从尼俱陀树林之内。 将欲出时。 世尊寻以天眼。 观彼难陀。 已见难陀将欲出其尼俱陀处。 如来见已。 从迦毗罗婆苏都城。 隐没其身。 便即至其尼俱陀林。 出现于彼。 尔时难陀。 见佛于彼林中出已。 寻即依一尼俱陀树。 隐身而坐尔时世尊。 以神通力。 举彼大树。 置于虚空。 见彼难陀藏身而坐。 作如是言。 汝今难陀。 欲何处去。 时彼难陀报言。 世尊。 我于今者。 还复忆彼王位快乐自在之事。 兼复忆彼释孙陀利。 是故不乐行于梵行。 意欲舍戒还于本家。 佛因此事。 而说偈言欲离丛林已得离从林得出还入林汝富伽罗观此事从缚得脱还被缚尔时世尊。 为彼难陀。 说法句已。 更复劝言。 长老难陀。 汝当精心。 于我自在法教之中。 为尽诸苦。 勤行梵行。 世尊以法教化难陀。 难陀犹故不忘昔日五欲乐事。 及在王位适意之乐。 犹复忆念释孙陀利。 不乐正法行于梵行。 心欲舍戒还其家宅尔时复有一大长者。 欲请世尊供设饮食。 于时难陀。 次当守寺。 尔时难陀。 复作是念。 世尊今者当入聚落受彼长者请食之时。 我当还家尔时世尊。 预知难陀作此忆念。 知已便即告难陀言。 汝今难陀。 须必知时。 洒扫寺地。 所有澡[泳-永+盥]。 悉令水满。 作是语已。 即往聚落。 赴其所请。 长老难陀。 于彼之时。 即作是念。 今者世尊。 已赴他请。 往于聚落。 我今可得自往向家。 作是念已。 顾见如来所住之房。 多有粪土。 见已作念。 我今先往扫彼粪秽。 然后向家。 作是念已。 执持扫帚。 往扫彼房。 其扫一边。 风来还吹。 土草满地。 更须报扫。 彼时难陀。 复作是念。 扫地且止。 我先当令所有众僧水澡[泳-永+盥]器。 先着水满。 然后向家。 作是念已。 取彼澡[泳-永+盥]。 将至水所。 悉满盛水。 其所满器。 满已还覆。 彼时难陀。 作如是念。 我今何假扫地盛水。 如来今者不久还来。 我今亦可速至己家。 作是念已。 即还从彼尼俱陀林。 欲向家去尔时世尊。 在彼所请长者之家。 以过人眼清净天眼。 观彼难陀。 已从彼处尼俱陀林。 欲出向家。 既见是已。 即别化身。 从长者家。 隐没不现。 寻一念顷。 至尼俱陀树林之内。 在彼长老难陀前出尔时难陀。 遥见世尊来欲至已。 即上一大高峻崄堓。 从彼岸下。 至隈障处。 存身而坐尔时世尊。 以神通力。 令彼峻堓。 地平如掌。 尔时世尊。 见彼坐时。 告言难陀。 汝今在此欲作何事。 于时难陀。 而白佛言。 婆伽婆。 我已言许共孙陀利还家为期。 今作是念。 勿使令我成其妄语。 是故我今欲往彼处。 发布时间:2020-07-24 14:25:1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5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