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本行集经 第五十一卷 内容: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尸弃本生品下尔时鹿王遥见猎师执杖而来。 即便以偈告牝鹿言此是猎师将来至身体乌黑着鹿衣今来必剥我皮肤斩截支节而将去尔时牝鹿遥迎猎者。 渐至其前。 而说偈言善哉汝猎师今可敷草铺先破我皮肉尔乃杀鹿王尔时猎师。 问于牝鹿。 作如是言。 今此鹿王。 与汝何亲。 是时牝鹿。 报猎师言。 此是我夫。 甚相爱敬。 以是因缘。 作如是念。 愿不与彼爱别分离。 以是义故。 必先杀我。 后及鹿王。 尔时猎师。 作如是念。 此是仁妇。 希有希有。 是鹿能作如是大事。 时彼猎师。 于其牝鹿。 生大欢喜。 即以偈颂。 报牝鹿言我自生小未曾闻见有诸兽解人语此事世间甚希有我意何忍起害心今既不杀于汝身亦复并放尔夫去如是全活尔身命愿汝夫妇恒相随尔时猎师。 诣彼弶所。 解放鹿王。 尔时牝鹿。 见王免缚。 心大欢喜。 遍体踊跃。 不能自胜。 复以偈句。 白猎师言善哉如是大猎师诸亲见者皆欢喜如我得见夫免脱欢喜踊跃亦复然佛告优陀夷。 汝今当知。 彼鹿王者。 岂异人乎。 即我身是。 时牝鹿者。 耶输陀罗即其是也。 耶输陀罗于彼之时。 尚随顺我受大苦厄。 况于今日。 能随顺我。 行大苦行。 于诸世人莫能行事而能行也其罗睺罗。 今以过业所逼恼故。 在胎六年。 耶输陀罗。 为是菩萨。 怀愁毒故。 不自严饰。 然其如来过六年后。 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时输头檀王所遣使人候消息者。 彼等使人。 见佛世尊。 从坐起故。 即诣输头檀王之所。 到王所已。 而白王言。 大王当知。 太子今者苦行已彻。 称满心意。 已从坐起尔时输头檀王。 闻此语已。 别敕二人。 而告之曰。 汝等今当诣太子所。 至彼处已。 当宣我言。 告彼太子。 汝于今者苦行已彻。 当可速来统领国事。 为转轮王具足七宝。 时彼二人。 奉王敕已。 依王教命。 如法顶受。 承是敕意。 诣太子所。 头面礼足。 却住一面。 白太子言。 善哉圣子。 输头檀王。 敕我二人。 到圣子所。 告圣子言。 汝于今者。 苦行已彻。 今可速来。 承受我位。 为转轮王。 七宝之具令悉备足尔时世尊。 闻彼二人作是语已。 而说偈言若人已调伏世无不伏者诸佛境无边无迹无来去若人不入网爱无所从生诸佛境无边无迹无来去尔时耶输陀罗。 于其宫内。 闻是太子苦行已彻。 犹望不久必应还来当受王位。 政国治民。 作转轮王。 便生是念。 太子若作转轮圣王。 我即当作第一妃后。 如是念已。 欢喜踊跃。 遍满其体。 不能自胜。 持种种香涂其身体。 即着种种无价宝衣。 及诸璎珞。 而自庄饰。 食诸妙馔。 眠寝宝床。 柔软卧具。 作如是事。 豫待太子。 时罗睺罗。 过六年已。 尽其往业。 耶输陀罗。 即以种种资物食饮。 而自供养。 以是因缘。 其罗睺罗。 便即出生。 既出生已。 时诸内人。 寻共谘白输头檀王。 作如是言。 异哉大王。 耶输陀罗。 今乃生子。 输头檀王。 闻此事已。 心大瞋怒。 即作是言。 今我太子。 舍家出家。 已经六岁。 耶输陀罗。 今生此子。 何从而得。 是时释子提婆达多。 作如是言。 此是我子。 输头檀王。 倍增瞋恚。 召诸释种。 悉令聚集。 即告之曰。 卿等当知。 耶输陀罗。 不护太子。 亦不护我。 不护诸释。 不惜名闻。 纵恣其意。 辱我宗族。 我等今者应作何事而苦治也尔时释种。 皆共同声。 作如是言。 耶输陀罗。 污辱家者。 我等应当如辱家法而苦治之时彼众内有一大臣。 作如是言。 当髡其发以杖打之。 打已印记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当截其耳劓去其鼻复有一臣。 而作是言。 当挑两目。 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枪贯木上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掷着空井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掷着火内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令抱炽然大热铁柱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系缚手足。 遣大群牛蹈而杀之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令卧地上白象蹈之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从头至足。 以锯解之复有一臣。 作如是言。 节节支解分为八叚尔时输头檀王。 告诸臣言。 我今敕令耶输陀罗及所生子。 俱当就死是时如来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便自观见耶输陀罗及所生子在厄难处。 以慈悲心。 所逼恼故。 处处顾视。 于时而有毗沙门天去佛不远。 时彼天王知如来意。 即持笔墨及陀罗叶。 往诣佛所。 尔时世尊。 手自作书。 而白王言。 其所生儿。 是我之息。 愿莫有疑。 尔时毗沙门天王。 从世尊所。 受是书已。 寻即往至输头檀王大众之内。 即出其书王怀里尔时彼书。 有证有验。 输头檀王。 见是验已思寻。 此书真是我息悉达太子。 手自书处尔时输头檀王。 及诸大众。 为此因缘。 于耶输陀罗。 生欢喜心。 耶输陀罗。 传闻人道大王有敕欲杀其身及所生子。 护身命故。 速疾往至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所。 作如是言。 善哉尊后。 我无是过。 此所生子。 太子体胤。 听闻不久太子来到。 若其到已。 自应当知。 今欲杀我。 是虚枉耳。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 闻耶输陀罗作是语已。 心复欢喜。 即遣使请输头檀王。 至阿输迦树林之内。 到林处已。 而白王言。 唯愿大王当知。 今者耶输陀罗释种之女。 至于我边。 而作是言。 我无此过。 我所生子。 太子体胤。 若彼太子。 身来到已。 自知虚实。 是故大王。 莫作是事。 应须待彼太子来到。 即知此事定实云何尔时输头檀王。 闻彼摩诃波阇波提作如是等善利益义。 即报之曰。 此言有理。 若如尊后所言说者。 我等宜住听太子至。 若不尔者。 当知此事定实云何。 虽复如此。 输头檀王。 由于释女耶输陀罗未生欢喜。 是故衣服及余璎珞。 少分供给。 发遣安置随宜处所。 尔时释女耶输陀罗。 复至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所。 至已白言。 善哉尊后。 我于今者。 欲诣园内。 酬昔所许诸天微愿。 暂一祠祀。 未审尊后听许已不。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 共彼释女耶输陀罗。 将罗睺罗。 广办供具。 赍持杂物。 诣彼神所。 其神名曰卢提罗迦。 从神作名。 其苑亦名卢提罗迦。 于彼苑中。 菩萨往昔在家之日。 恒于彼苑。 按摩游戏。 彼苑之内。 有一大石。 菩萨往日于上坐起。 耶输陀罗释种之女。 当于尔时。 将罗睺罗。 卧息彼石。 于后捉石掷着水中。 遂立誓言。 我今要誓。 如实不虚。 唯除太子。 更无丈夫。 共行彼此。 我所生儿。 实是太子体胤之息。 是不虚者。 令此大石在于水上浮游不没。 时彼大石。 如彼要誓。 在于水上遂即浮住。 如芭蕉叶浮于水上。 不沉不没。 亦复如是。 于时大众。 见闻此已。 生希有心。 歡哗啸调。 踊跃无已。 叫唤跳踯。 歌舞作倡。 旋裾舞袖。 又作种种音声伎乐尔时输头檀王。 闻此事时。 欢喜踊跃。 遍满其体。 不能自胜。 即敕庄严彼迦毗罗婆苏都城。 令除荆棘沙砾土石秽恶粪等诸不净物。 更以香汤。 扫洒涂治。 摩拭其地。 在在处处。 安置香炉。 烧最妙香。 其香炉间。 杂错种种妙色宝瓶。 其宝瓶内。 盛满香水。 于其水中。 复安香花。 于其香炉宝瓶中间。 更复安置芭蕉行列。 复悬种种纷葩缯彩。 竖立种种杂色幢幡。 真珠条贯。 处处交横。 金铃罗网。 遍覆其上。 复作日月星宿形像。 张设空中。 宝花流苏。 处处垂下。 复以种种杂[牦-未+牙]牛尾。 所在间错。 尔时严[饥-几+希]迦毗罗处。 犹如幻炎干闼婆城。 庄严是已。 将罗睺罗。 即入彼城。 召唤释种宗族傍亲。 悉皆聚集。 广办种种财物饮食所须。 调度方始。 别更为罗睺罗作。 其生日耶输陀罗生息之时。 是罗睺罗阿修罗王。 捉食其月。 于剎那顷。 暂捉还放。 是故释种诸亲族等。 聚集议论。 于罗睺罗食月之际一剎那间。 生此童子。 是故立名。 名罗睺罗。 其罗睺罗。 可喜端正。 诸人见者莫不欢悦。 肤体黄白。 如真金色。 然其头顶。 犹如伞盖。 其鼻高隆。 犹如鹦鹉。 两臂修牖。 下垂过膝。 一切支节。 无有缺减。 诸根完具。 莫不充备尔时输头檀王。 为罗睺罗。 置四奶母。 何等为四。 一者抱持。 二者洗濯。 三者饮乳。 四者游戏。 此四奶母。 随时将养不久即令智能备足尔时世尊。 在波罗奈。 转大法轮。 于时诸天各各相告。 其声展转。 乃至梵顶。 即于彼时。 输头檀王。 闻子悉达已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既觉证已。 至波罗奈。 转大法轮。 为于天人而演说法尔时输头檀王。 于世尊所。 倍更忆念。 作是思惟。 设何方便。 令彼太子。 愍诸眷属速来至此迦毗罗城。 复作是念。 应当遣谁而为使者。 谁有智略。 能了此事。 复作是念。 此忧陀夷国师之子。 次复车匿。 此之二人。 从小已来。 恒共悉达。 拊尘弄土。 伴涉遨游。 此之二人。 并各堪至悉达多所。 我今当遣往彼为使尔时输头檀王。 唤优陀夷国师之子及以车匿。 而告之言。 汝等二人。 应当知时。 今者太子。 既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 至波罗奈国。 转大法轮。 为诸天人演说诸法。 汝等今可速往至彼悉达多所。 宣我告敕。 传我意旨。 今汝太子。 行难苦行。 至其边际。 称遂汝心。 已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已复转于无上法轮。 既为天人演说诸法。 善哉太子。 今可来诣迦毗罗城。 为怜一切诸眷属故尔时优陀夷国师之子。 并及车匿。 而白王言。 大王当知。 悉达太子。 若不来者。 未审我等更作何计。 王报之言。 汝等但听。 太子处分。 其优陀夷国师之子。 并及车匿。 即白王言。 如大王敕不敢违命。 受王敕已。 顶礼其足。 各还本处。 辞别父母诸眷属等。 渐行往至波罗奈国诸仙居处鹿野苑中。 至彼处已。 顶礼佛足。 却住一面白言。 世尊我等今者奉承大王输头檀敕遣来至此。 而王告言。 善哉太子汝今苦行已得超越。 满汝心愿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转大法轮。 复为天人。 演说诸法。 善哉太子。 今可来至此迦毗罗婆苏都城。 怜愍一切诸眷属故尔时世尊。 闻此语已。 故说偈言若人已调伏世无不伏者诸佛境无边无迹无来去若人不入网爱无所从生诸佛境无边无迹无来去时优陀夷国师之子。 并及车匿白言。 世尊欲令我等当何所作。 佛告彼等。 作如是言。 汝能学我此诸弟子出家法不尔时世尊。 虽问彼等。 但彼二人。 先于佛边。 已有慕仰出家之意。 因白佛言。 我等并各愿乐出家。 于时世尊即听出家。 与受具戒尔时世尊。 自从出家起坐。 未曾面向生地迦毗罗城。 乃至未化贤友知识五比丘等。 及以长老耶输陀等亲善友辈。 波罗捺城所生。 有四大富长者诸将男子。 何等为四。 一毗摩罗。 二苏婆睺。 三富楼那。 四伽婆般帝尔时尊者耶输陀。 有善知识等五十余人。 长老富娄那弥多罗尼子。 亦有徒众三十一人。 长老摩诃迦旃延。 复有八万四千徒众。 长老婆毗耶。 亦有胜徒。 合三十人。 同行善友其数六十。 复有迷祇耶聚落所生长老那毗迦栖那耶那尔时复有一婆罗门。 其有二女。 一名难陀。 二名婆罗尔时复有一婆罗门。 名曰提婆。 并及其妻。 长老频蠡迦叶。 合有五百螺髻梵志复有长老那提迦叶螺髻梵志。 其数三百复有长老伽耶迦叶。 诸徒众等。 其数二百。 亦是螺髻诸梵志等尔时复有长老忧波斯那。 数合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复有一树林中五百苦行诸仙人等。 为雨法雨。 王舍城中。 频婆娑罗王。 及臣等。 凡九十二那由他人。 长老摩诃迦叶。 长老舍利弗。 目揵连等。 又删阇耶波梨婆阇迦外道弟子。 五百人等。 化如是辈若干人已。 然后世尊。 方始回面向本生地迦毗罗城时优陀夷。 见婆伽婆回面坐向本所生地迦毗罗城。 又复诸天。 告彼长老优陀夷言。 善哉尊者。 今可请佛愿至生地本迦毗罗婆苏都城。 为其怜愍诸眷属故尔时长老优陀夷。 善知圣意如来将去。 遂从坐起。 偏袒右臂。 整理衣服。 合掌向佛。 偻身低头。 而说偈言譬如非时诸树木欲着花果待其时非时花果无光丽尊今可渡恒伽河树木纷葩花正开其花香遍十方剎花既开敷结果实尊向生地正是时此时最妙最为胜清流香洁泉池水百鸟林中出妙响诸欣悦事是其时释种往昔心发愿一切大地我独摄见尊出家大忧怖不称心愿甚郁怏世尊眷属所思迟由尊生子罗睺罗愿往至彼为决疑大众渴仰思欲见如来念母养育恩为彼慈心怜愍故若见远来大圣师应得欢喜除忧恼释种大王输头檀往昔起此微妙愿何当得见金色体我子入此迦毗城此时非热亦非寒堪称世尊受乐道亿数释种瞻仰待犹如毕宿冀月回尔时世尊。 即告长老优陀夷言。 汝优陀夷。 若其然者。 汝等二人。 于先可至彼迦毗罗婆苏都城。 告我亲眷诸释种等。 作如是言。 今者太子。 苦行已彻。 愍汝等故。 不久欲来。 其优陀夷。 及彼车匿。 蒙佛敕已。 而白佛言。 唯然世尊。 我不敢违。 顶礼佛足。 右繞三匝。 辞退而去。 次第渐行至迦毗罗婆苏都城尼俱陀林。 依彼聚落。 暂时止住尔时输头檀王。 严驾驷马宝车而出。 往至彼园。 占观好地。 输头檀王。 于时遥见长老车匿。 及优陀夷。 剃除须发。 身着袈裟。 手执钵器。 见已即告诸大臣言。 汝等大臣。 此何人也。 剃除须发。 身着色衣。 手持应器。 时大臣等。 即报王言。 此等二人。 乃是悉达太子门徒。 尔时输头檀王。 心怀懊恼。 怅怏不乐。 而作是言。 我子端正。 容仪可喜。 观者无厌。 喻如金像。 而彼身形。 今如是也。 不喜观见。 谓诸臣言。 汝等必当断是二人勿令我见。 作是语已。 始往园内。 尔时臣等。 作如是念。 今此二人。 一者乃是国师之子。 二者悉达太子侍者。 作是筹量。 不能遣却。 输头檀王。 在园游观。 还欲出时。 尔时诸臣。 恐王见彼长老二人生烦恼故。 遂将安置空墙院内尔时世尊。 告诸比丘。 作如是言。 汝等比丘。 今可速疾办具衣钵。 我今欲行游观余国城邑聚落。 因欲向我本自生地彼迦毗罗婆苏都城。 怜愍一切诸眷属故尔时长老舍利弗。 从座而起。 整理衣服。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合掌向佛。 而作是言。 希有世尊。 未曾有也。 世尊今者行正是时。 甚精甚妙。 今者世尊。 乃欲游观诸余国城。 实是其时。 尔时佛告。 舍利弗言。 舍利弗。 汝今欲得闻此事者。 当为汝说。 尸弃如来多陀阿伽多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将欲游行本自生地处处观看城邑聚落。 其时微妙甚可爱乐因缘之事尔时舍利弗。 白佛言。 世尊。 今正是时。 愿为比丘。 演说往昔尸弃如来诣自生地游观国邑。 令诸比丘闻佛说已。 当如是持尔时世尊。 即以偈说尸弃如来游历观看本生地事善哉甚妙舍利弗汝今应当一心听昔日尸弃圣如来往昔观看生地事所至一切村聚落往见尸弃圣如来处处皆各生甘泉八功德味悉具足所至一切村聚落往见尸弃大圣师处处皆有诸花树枝叶垂下普蓊郁所至一切林树下尸弃如来止住处是树自然雨妙花遍布其地悉充满所经一切林树下尸弃如来若止住其树甘果自然落枝条婀娜悉低垂有树人所攀及者花果纷杂甚可怜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若有人所不及树妙花甘果自然落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大妙花姜迦罗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普雨清凉妙花雨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花名曰曼陀罗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花名曰波梨耶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花名曰毗婆伽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花名曰香胜香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诸种种妙香花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花名曰普至香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于异种妙香花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纯雨真金妙色花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诸七宝妙色花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花纯是真金茎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纯雨一切宝茎花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纯雨优波罗花叶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纯雨栴檀妙香末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雨赤栴檀妙末香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纯雨牛头栴檀末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在于虚空里奏作种种天乐音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非人在于虚空里拂弄种种妙天衣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诸天随顺佛行路持诸种种妙香花其花纷杂种种光雨诸道路深至膝彼时无寒复无热亦无蚊虻诸恶虫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一切大地悉微动并大巨海及诸山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一切大地普调柔清净无有恶荆棘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所有丘墟悉平满山陵堆阜皆坦然尸弃如来大圣师应感流行如是事剎利种姓大威德其数八万有六千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诸婆罗门净行种其数八万有六千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豪富威德大长者其数八万有六千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亦有地居诸天等皆是妙色净庄严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复有虚空诸天众皆大威德最严胜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四大天王及天众殊胜妙色威德者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护世四天大王等复有殊妙大威势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忉利三十三天众微妙威力转殊胜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须弥山顶帝释王及诸亲友眷属等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善分耶摩诸天辈妙色清净大威严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喜乐诸天兜率陀威严功德甚微妙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次复化乐诸天等所行功德转微妙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他化自在诸天等威德光严甚辉耀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大梵宫中诸天辈妙色威力转光华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色界所有诸天辈及诸龙神金翅鸟干闼婆等阿修罗夜叉鬼神及罗剎紧那罗等摩睺罗皆得具足妙威严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世间有诸众生类已说及以不说者尸弃如来大圣师行住坐起相随逐彼尊尸弃如是行调伏无量天人众正觉入于大涅盘永断诸有及后生时佛复告舍利弗言。 汝舍利弗尸弃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初欲往到本自生地。 有如是等无量微妙希有行事。 发布时间:2020-07-24 14:24:3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5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