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务必记住,莫把佛友当朋友! 内容: 如果你学过佛教,你应该叫对方师兄或道友。 道友是道的朋友。 在一起的目的是学习佛教,修行,而不是结派或攀爬。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成长目标,这样我们的关系才能长久。 务必记住,莫把佛友当朋友! 有些人把佛教和朋友混为一谈,并不赞扬他们。 朋友总是世俗的。 在佛教信徒中,他们谈论的更多的是佛法,而不是其他人的婚姻、感情和事业。 他们可以给他建议,但不能干涉。 如此混杂,不纯,以后慢慢就会有麻烦了。 有的人进入某些团体,就想着跟谁特别好。 或者想多认识几个佛友做生意、或者加很多佛友劝人搞传销、做微商、做直销、玩虚拟货币等等。 世俗上可以特别好,但在佛门中,应该平等相待,不要有特别。 靠太近了,就会有怨,朋友好起来可以两肋插刀,如果有怨恨了就有烦恼了。 有这个想法,就是染污。 如果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最后连佛友都做不成了,要谨慎。 还有,不要以世俗的观念来看佛友。 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不管你有钱没钱,都一样的平等。 佛陀是太子出家,历史上皇子出家的,实在很多。 比如说达摩祖师,龙树菩萨,尤其是印度那里特别多。 中国也有,梁武帝也出家,还有唐朝的宰相裴休,也送子出家,他儿子是翰林,出家后法名法海。 这说明什么? 进入佛门,就要放下世俗的成就,世俗事业再大,有佛陀大吗? 当然,在世俗有成就,也是福报,也是值得赞叹。 但在修行的高度,是应该平等。 只有这样,才能生起对法的信心,而不是来佛门了,还在攀比。 佛友之间,不谈是非,不谈世间的事情。 要知道,道友很难得,这个叫同行善知识。 如果修行,只有你一个人,能修得下去吗? 肯定不行。 要有善知识,其中教授善知识,护持善知识,还有同行善知识。 然后你在想,你身边学佛的多,还是不学佛的多? 所以要珍惜啊。 在城市,年轻的道友多,有共同话题。 那如果跑到偏远乡下,学佛的都是老太太之类的,你说你能有多大的信心坚持。 要把道友当成宝贝来看,大家来共同护持一个道场,要珍惜。 你有世俗的事情,可以跟世俗人谈,好不容易遇到了道友,就好好谈佛法,谈修行,有的人到了寺院,不谈佛法,就谈世俗,这就是颠倒。 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如此,淡淡的就好。 如果真的在修行的,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不用太多的话。 如果不在修行中,说太多,心灵也无法靠近。 所以到道场后,尽量少说话,多念佛,多看佛书。 发布时间:2020-07-23 17:24:3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5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