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内容: 戒律也叫比尼和波罗提穆萨。 戒律针对普通人的烦恼和习惯制定了戒律。 最基本的是五戒——杀戮、偷窃、嫖娼、愚弄、饮酒。 节制、冷静和智慧是联系在一起的。 杀戮不是仁爱,偷窃不是正义,不道德是礼节,谎言不是信仰,饮酒是智慧。 因此,佛教的“五戒”相当于儒家的“五常”。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是戒律造就了智慧。 ”“慎”如捉贼,“定”如绑烦贼,“智”则杀烦贼。 三者中的一个是不可或缺的。 就像三楼。 戒律是第一层,冥想是第二层,般若智慧是第三层。 它是以戒律为基础的。 戒律不精不严,就没有禅定,更没有智慧。 因此,迫切需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学习,体现“三福”的内涵。 目前,我们要谨防两种误解:一是法末众生不能持戒。 阿弥陀佛能救一切叛逆的罪人和十恶不赦。 所以,如果我不守戒律,我也会死。 二是纯粹的修行者若不守戒,就不能不打坐。 两种观点都是极端的。 我们应该知道,虽然静业信奉持名,可以依靠佛陀的旨意过他的生活,但他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守戒。 戒律是佛教的命脉。 如果你不守戒,你就没有资格当佛教徒。 尤其是对僧侣来说,不守戒律,会毁了佛教的面貌。 戒律是佛法的最后一条。 守戒可以提高前世生活的质量,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仅仅靠修行戒律,很难生活在西方的净土上。 前世的净土,只有相信心愿,感受佛陀的力量,实行前世的纯粹因果报应,才能成就前世的净土。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必须守戒禅修,那我们就可以死”,这说明人们对这一独特而独特的净土方法并不了解。 更重要的是,京业人应该知道,如果他们相信祈祷和念佛,他们应该采取戒律和智慧。 如果能一心一意念佛,万恶不敢入,那就是戒律。 如果一颗心念佛,心就不会爬到外面的世界,也就是说。 如果你能一心一意地念佛,观察佛陀的声音,你就可以读得很清楚,你读不到所有的字。 这就是智慧。 所以,念佛入心是最好的方法。 一条法律有所有的法律,但是很难去思考美好的美德。 我希望晶业同仁能把念佛作为首要任务。 发布时间:2020-07-22 17:19:3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5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