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马祖道一禅师悟道的启示 内容: 江西道一大师,四川汉州石脚县人。 他姓马。 因此,他俗称妈祖(不是闽中的妈祖,不要误会),或马师傅。 唐朝开元中期,习被派往湖南衡州。 马祖道一禅师悟道的启示那时禅宗大祖的得法大弟子南岳山怀让禅师,知道他是佛法的大器,便去问他说:大德(佛家对人的尊称)坐禅,冀图个什么? 马祖便说:欲求作佛? 怀让禅师(以下简称师)乃拿了一块砖,日日在他坐禅的庵前去磨,(注意,这便是禅宗的教育法。 )马祖有一天问师,你磨砖作什么? 师曰:磨作镜。 马祖曰:磨砖岂得成镜? 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 马祖听了,便发生疑问了? 就问:如何才是? 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 (车比身)打牛即是? (牛比心)马祖被他问得无法可对,(并不是马祖答不出这个问题,他正在明白此中譬喻之理,反究自心。 )师又曰:你学坐禅? 或是学作佛? 若学坐禅,禅不在坐卧之间。 若学坐佛,佛并非有个定相,本来是无住的法门,其中不应该有个取舍之心。 你若认为打坐是佛,等于杀佛。 你若执着长坐不动的定相便是佛法,实在未明其理。 马祖听后,就如喝了甘露醍醐一样清凉畅快,便向师礼拜,再问:那么! 如何用心? 才合于无相三昧(译为正受)? 师曰:你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如天降雨露,你的因缘凑合了,自然应当见道。 马祖又问:道,并非有色相可见,怎样才能见呢? 师曰:心地的法眼,自能见道,无相三昧,也便是这个道理。 马祖又说:这个有成有坏吗? 师曰: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就并非道了,我说个偈语给你吧!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马祖听了师的开示而悟入,心意便超然解脱。 从此便追随怀让大师,侍奉九年,日日进步而透彻佛学心法的堂奥。 我们讲了马祖道一大师悟道机缘的公案以后,相信大家已经明白禅宗的法门,是否需要禅定工夫的关键了! 可是不要忘记,中国唐代禅宗的文化,是由马大师手里才大事弘开,他是划时代的人物,不是泛泛可比。 但也不要忽略他在未悟以前,确已做过一段长时间禅定的苦行工夫,才能接受南岳怀让大师的片言开解之下,顿然而悟,但是他在悟后,还复依止侍奉其师九年,随时锻炼所悟的道果,才能透彻玄奥。 我们自问其才其德,有过马大师的吗? 岂可妄说言下顿悟的禅,便是如此这般的容易吗? 总之,学问德业,必须在于操持行履之际,笃实履践,尤其学禅宗,更是如此,决非轻掉骄狂,便可妄求易得,希望我们这一代的青年,要深深懂得天下凡事,决不是用躁率轻忽的心情可以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0-07-21 17:17:5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5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