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参禅人为什么要说打死烦恼? 内容: 当我去佛寺的时候,我经常听禅宗和子说他们应该“杀鸡儆猴”。 如果有人教他们,他们会说“治标”、“治乱”、“治乱”。 禅宗语录中也有类似的话叫“杀戮烦恼”。 也有“打心至死,徐如法身还活着”之类的话。 禅和子似乎喜欢“玩”。 他们称“坐禅”为“禅定”,称七天为“大气”,不断地称“功夫为一体”,通过刻苦练习。 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之间被称为“大吉峰”。 这个“战斗”有点像英语中的万能运动“做”这个词可以用来表达一切。 那么禅宗中使用的这个高频动词代表什么呢? 参禅人为什么要说打死烦恼如果我们讲排忧解难,总觉得他们是平等的,有文学才华的味道。 而且杀鸡儆猴,听来很霸道,和禅宗棒喝一样,孟巴郎的威信。 如果把麻烦比作蚊子,教学方法就像分析蚊子从哪里来,是否携带病毒,挂蚊帐或点蚊香。 正如分析烦恼是欲望的边界,色与色,是根本,还是末梢的枝头,是不好,还是没有记忆,是破碎的,是逐渐被征服的。 禅师的修行就像,讨厌它嗡嗡作响,懒得分析,一巴掌打死它。 这说明他们是力量型选手。 他们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冥想来直接控制自己的烦恼。 《四正琴》中有句俗语:“生之恶法不长,未生之恶法不生”。 这不是空话,而是实践经验。 当功夫达到一定程度,你想压下邪法,就可以把它压下去。 即使一个染色的想法没有改变,它也可以在摇篮里提前杀死。 禅师的杀戮烦恼是如此的直截了当,以至于他们不在乎自己有什么烦恼,直接去杀了他们。 这也说明修行禅宗的人对麻烦非常敏感。 如果被蚊子吸了半天才被发现,那就太晚了,太钝了。 因此,顾德云说:“我不怕背诵,但我害怕迟到。 ”。 根据大乘佛教经典,神圣弟子的忧虑感就像“呕吐”,就像吃了不好的食物,一吃就吐出来。 当我们修行佛法时,我们修得越多,我们就越强大。 然而,我们练习得越多,我们对忧虑的容忍度就越弱。 出家之前,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困境中,不觉得烦恼。 之后,你就不想当和尚了。 这说明我们对麻烦的容忍度降低了,不能再忍受了。 我受不了一点烦恼,想摆脱它。 发布时间:2020-07-01 17:26:0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5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