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法师文钞|关于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的开示 内容: 导读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 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 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浅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一生西方,则生死已了,烦恼不生,已与在此地久用功夫,断烦恼净尽了生死者相同。 故念佛决定要求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彼离信愿以教人念佛求开悟之开示,切不可依。 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 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 与张静江居士书(民国二十四年)闻居士久已念佛,不知曾注意于信愿求生西方否?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 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 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浅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然一生西方,则生死已了,烦恼不生,已与在此地久用功夫,断烦恼净尽了生死者相同。 故念佛决定要求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彼离信愿以教人念佛求开悟之开示,切不可依。 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 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 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 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无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 本欲详说,以为时无几,恐误归期,故略取要义书之。 余详《文钞》、《嘉言录》,阅之自可悉知。 恭录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篇》卷上微信号:renhuiyaji仁慧雅集仁慧雅集之意乐.集风雅.禅人生.趣大道文钞选读请点击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0-05-16 17:19:5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5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