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精华开示】宰相肚里好撑船 内容: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容人之过”,就是能够宽容他人的过失。 其实我们每个人检点一下,都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所以儒家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他人犯过失,有的是有心去犯的过失,有的是无心去犯的过失,这是谈动机。 儒、佛圣人在动机和后果当中更重视动机,动机就是举心动念。 那么一般不是有意造的过失,我们容易宽恕——宽容他,原谅他;但是故意造的过失就觉得不能原谅了,难以宽容。 这是一般人所持的态度。 但我们这些有志要学圣贤之道的人,要宽容他人,就偏偏在对方有心造过的时候,宽容他,这叫“学而时习之”。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这个“时习”指什么? 就是在我们觉得难以容忍的时候,要学着放大心量;在我们很难原谅他人的时候,一定要去原谅。 这就是“时习之”。 那有心造的恶都能够宽容,更何况无心造的恶呢? 事情到了无可原谅的地步,你还能勉强自己原谅他,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然而还是要勉强去原谅,一定要原谅。 这需要我们的什么? 心量啊! 心量越大,福报越大,这叫宰相肚里好撑船。 那么勉强也有一些方法,要有一种智慧的观照,这里提出三种方法,还是很有作用的。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我们学佛,一定先学会做人。 这“人”字一撇一捺,好写,但难做。 尤其是要做一个大人,那就更难。 作为“大人”,是要有容人之过的海量的,那这个“量”来自什么地方呢? 第一,要原谅对方的无知。 天下圣贤少,没有惭愧心的普通人多,所以不能以圣贤的标准来谴责他。 他做了坏事,是由于无明,愚痴,他自己也不会有一种良心上的谴责的。 如果指责他,那是我们没智慧。 你得要原谅他的无知。 第二,要怜悯他的寿命短暂。 人活在这个世间,时间过得飞快,如“白驹驰隙”,过一天就少一天,就像一个囚徒在步步趋近砍头的刑场一样,步步就死啊! 所以对这种人,我们难道还不生怜悯吗? 有怜悯心就容易原谅他。 第三,要知道,这种坏人、恶人是我们的什么人? 是我们的老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这是圣人才能说出的话,这也就是容人海量的一个依据。 三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善人,另一个就是恶人。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见到善人,见贤思齐;见到不善之人,叫什么? 就是一面镜子,警觉自己,要想我是不是会跟他一样? 我不要犯他身上那样的过失——这是内省。 他能够帮助我们内省,就是我们的老师。 既然他是我们的老师,对他感谢都来不及,还怎么会跟他去计较呢? 常作这样的观想,就能够包容平时容不了的恶事、恶人了。 能够容人,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有好处。 如果不能包容对方,我们的心就会烦躁,躁动,感觉到面前充满荆棘;能够包容对方之后,就心平气和。 心平气和易修道! (文中配图源自网络) 发布时间:2020-05-04 00:44:3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0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