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法师文钞|关于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的开示 内容: 导读持名而心不归一,以业障深故。 念时,要心存敬畏,念起于心,声出于口,音入于耳。 要使句句听清楚,从朝至暮,无用心事,则常念。 大声、小声、心中默念,都要听。 以心一起念,便有声相。 自己之耳,听自己心里之声,乃极明了事。 早晚立一功课,或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即念赞佛偈,念佛,或一千、八百、五百,随各人工夫立。 若忙极,则用晨朝十念法念。 除早晚功课外,行住坐卧都要念。 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 以心若归一,自与心浮散时不同。 若不以心归一为事,常想见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 至诚恳切听,决不至起魔事。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念佛最妙之法。 复吴希道居士书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 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正道。 否则,燕朋相聚,便日沦于下流,而疾病亦因之常不愈也。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 无知识人,每每小看。 汝已持名,而心不归一,以业障深故。 念时,要心存敬畏,念起于心,声出于口,音入于耳。 要使句句听清楚,从朝至暮,无用心事,则常念。 大声、小声、心中默念,都要听。 以心一起念,便有声相。 自己之耳,听自己心里之声,乃极明了事。 早晚立一功课,或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即念赞佛偈,念佛,或一千、八百、五百,随各人工夫立。 若忙极,则用晨朝十念法念。 除早晚功课外,行住坐卧都要念。 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 以心若归一,自与心浮散时不同。 若不以心归一为事,常想见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 至诚恳切听,决不至起魔事。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念佛最妙之法。 《净土五经》当常看,必须恭敬,不可亵渎。 读《净土五经》,则知弥陀大愿,净土庄严,法门普被。 彼谓净土法门为小乘,为愚夫妇所修之法者,则知彼宿世未种净土善根,故有此胡说巴道也。 当先看《嘉言录》,再看《文钞》,再看《净土十要》,则净土大义,便可悉知矣。 然须自利利他,当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亲戚、朋友、乡党、邻里,同皆吃素念佛,求生西方。 汝能如是修持,保汝身体日健,心神日定,前途之事,均皆顺利。 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给。 为汝寄甲乙二包经书,便是无量无边之良师善友。 以后不得再来信,亦不得介绍人皈依,以无目力精神应酬故也。 今之时局,危险万状,若不以念佛为预防,则或有战事发生,将何所恃? 今之战事,避无可避,防无法防。 倘勤念佛,当可逢凶化吉。 祈慧察。 皈依法名,附函。 恭录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篇》卷上微信号:renhuiyaji仁慧雅集仁慧雅集之意乐.集风雅.禅人生.趣大道文钞选读请点击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0-04-17 10:25:3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0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