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想离开各种痛苦,获得解脱和快乐,就要通达心的本性 内容: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不仅前五度依靠心而产生,智慧度也是依靠心而产生的。 这怎么理解呢? 假如我们没有认识到一切诸法中最根本的就是了知心的奥秘,那纵然努力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仍免不了无义地于三界中漂泊。 为什么将心称为奥秘呢? 因为一般的凡夫人甚至阿罗汉也不能了知它的实相――空明无二的本体,鉴于此,大乘的显宗和密宗中一再强调:秘密、甚深的法不能随便传讲于非法器面前,否则如果别人不能接受,很容易造谤法罪。 因此,有些大乘佛法,对根基不相应的众生,一定要尽量保密,这是非常重要的! 诸法的奥秘就是心的本性,为什么这样讲呢? 前面的各种理论已经说明了,后面的《智慧品》也会再三地宣讲: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达了心的本性,他就能够获得成就。 过去的佛是这样,现在的佛也是这样,未来的佛还是这样,任何一种修行就是为了通达心的奥秘,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慈悲开示了八万四千法蕴,就是为了引导我们认识心的本体。 当然,要了达心的本体,必须要靠自己修心,华智仁波切曾说过:“如果宁玛派前辈老人的教言是真实的,那修心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语句虽然很短,但里面有种不共的内涵,就是告诉我们:宁玛巴高僧大德、传承上师们的教言肯定是千真万确的,没有一点错谬,他们的教言中也再三强调要修心,不然的话,心的奥秘是不可能揭开的。 现在许多科学家喜欢探索大海的奥秘、大山的奥秘,但我认为向外探索并不重要,我们应当向内探索心的奥秘。 大家应该清楚,心是显现与空性无二的本体,按照中观等大乘显宗的观点,心性的本体就是空性和光明无别,如《中般若经》云:“心无心,心性即光明。 ”若以二转法轮的意趣来解释,就像《金刚经》中所说的那样,“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种心实际上是法中之尊,任何一个人若通达了它的本体,就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因此,以前上师如意宝也经常教诫大家,一定要通过密法尤其是大圆满本来清净的观修方法来认识自己心的本体。 当然,在上师面前,很多道友都得过有关大圆满的殊胜教言,这些教言是唯一的如意宝,希望大家得到以后,平时应该尽量地运用,观察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假如你真正认识了心的本性,那就可以解脱轮回,享受涅槃的无量安乐,否则,纵然你很想离开各种痛苦,获得解脱的功德和快乐,实际上也徒劳无益,始终都会在三界轮回的旷野当中漂泊。 作为一个修行人,在所有的行为当中,最主要的是观自己的心。 假如你有禅宗、净土宗或中观唯识的窍诀,那当然是非常好的;如果你有不共密法的一些教言来认识心的本体,对我们短暂的人生来讲,也是非常可贵、非常重要的。 除此以外,像外道那样表面上行持各种苦行,不吃不喝、拔自己的头发、依靠五火焚身、用恒河水来沐浴等等,这种行为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 从解脱快乐和轮回痛苦的角度,这个颂词可以这样理解,或者说简单一点,世人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也一定要通达心的奥妙。 世间上很多人想享受快乐,但有钱不一定快乐,有才华不一定快乐,有地位也不一定快乐,原因是什么? 就是没有懂得心的本性。 有些人很想避开各种痛苦,但不管通过什么途径,痛苦永远也不能结束,原因也是没有认识心的本性。 因此,不管是名言中也好、胜义中也好,如果真正认识了心的来龙去脉,对我们暂时来讲,可以在世间当中离苦得乐;从长远而言,它也是获得圆满正等觉的唯一因。 当然,在认识心的过程中,首先要知道它本体是空性的,《般若经》中说“具实执者无解脱”,假如我们始终认为心也有,外境也有,以这样的心态想获得解脱、远离痛苦,这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在行持佛法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认识自己的心,《华严经》中讲:“一切菩萨的行为均依赖于自心,度化无边众生也依赖于自心。 ”因此,无论你饶益众生,还是想行持菩萨的行为而调伏自相续,都需要认识心的奥妙。 ——《入行论》50课节选欢迎关注“五明佛学院”日达堪布平台前行影事:asdfsafe日达堪布汉语平台:rdkb99 发布时间:2020-04-14 22:07:1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1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