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近在眼前”的轮回开始 内容: 今天,4月13日 死亡的最边缘 除了因车祸、暴病等而突然死亡的情况之外,每个人的死亡,都会经历一系列的程序。 当然,不具备人身的天人等众生,则不会经历这些过程,因为人体具有独特的气脉明点,依靠与其相应的意识,就可以感受到其它五道众生所不能感受到的特有程序,在这些程序结束之后,所有的人都会昏厥,这才是死亡的最边缘。 光明境界的飞逝而过 现在经常会有一些所谓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津津乐道地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死亡”历险记。 但这些经历只是早期的一些感受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死亡,更不是中阴的现象。 昏厥的时间也因人而异,有的是几分钟,有的是几小时,有的是一两天,在从昏厥中苏醒过来之后,就会进入轮回尚未开始之时的,既非轮回、也非涅槃的境界。 虽然说是“进入”,但这只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便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不进入,由谁进入,进到哪里等等的概念。 以前所有的意识,以及在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有概念、观点、感受都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如来藏。 这里的如来藏,与轮回尚未产生之前的境界完全是一回事。 虽然每个人都会进入这个光明境界,但没有修习过密宗的人对此就不会有什么感觉。 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境界只是在一分钟、一秒钟,甚至一秒钟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一瞬间就飞逝而过。 死后修行的能力 修行人在进入这个状态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个状态进行修行。 西藏很多上师,特别是修习大圆满的上师,常常在死亡之后的七天或者三七二十一天之内,即使在严寒的冬天,身体也不会冻僵,因为他们还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按照经书的说法,这种状态还不能称之为死亡,因为它与生前打坐时的状态是完全相同的。 在这种状态中,有些人的肉体就缩小了,这些情况在藏地比比皆是,你们肯定也听说过很多,对于懂得藏密的人而言,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为什么他们的肉体在死亡之前不缩小,而在死亡之后却会缩小呢? 因为在这个空间当中,生前的所有杂念已经消失殆尽,没有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识,也没有意识,甚至连阿赖耶识都不存在;没有执着,没有烦恼,只剩下纯净无垢的境界。 所以,死后修行的能力,可以远远超过生前打坐的能力。 肉眼可以看到天宫吗? 无垢光尊者说过:无论这个空间有一小时、两小时,还是一天,此时的境界与佛的境界是完全一样的。 也就是说:“佛的境界、轮回尚未诞生之前的境界,以及死亡之后从昏厥中苏醒过来的境界”三者是完全一体的。 因为佛陀经过修行,已经彻底地断除了烦恼,对于佛而言,烦恼永远也不会再生。 虽然凡夫也能在片刻当中处于这种境界,但因为没有修行,就不能阻止烦恼的产生,而只能让这种境界停顿一会儿,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轮回,并产生新的中阴身。 中阴身的第一刹那,就是在这个境界中产生的。 由此可见,这也是一种轮回的开始。 这种轮回的开始,与生命诞生初期轮回之始的境界、过程是毫无差别的。 这些说法有没有证据呢? 有。 所谓证据,就是有些修行人在把握住这个机会之后,就可以处于这个状态中永远不出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属于上等破瓦的“法身破瓦”。 当然,对于没有任何证悟、没有这方面概念的人而言,这就谈不上是什么证据。 因为这些证据只是修行中的感受、直觉,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存在于内心,不是眼睛往外看,一门心思往外寻求所能找到的。 所以,他们就无法理解这些说法。 天人的世界存在吗? 怎样就可以在内心找到证据呢? 这就要看西藏的修行人是如何修行的。 很多西藏的修行人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修行当中,经过了千锤百炼,修行境界也日臻圆满,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际,他们深知:虽然在其它时候也存在解脱的空间,但只有在死亡之时,这种空间才是最明显的。 在这种境界来临之际,如果能好好把握,就有可能于这种境界中获得成就。 因此,他们一直在迫切地等待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死亡对于这些修行人而言,非但不是不愿接受的可怕灾难,反倒是个稀有难得的突破口。 虽然每个凡夫也必然会回到这种光明境界,但却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一晃而过。 虽然上一世的轮回已经结束,但下一世的轮回却会接踵而至。 产生中阴身之后,就会去投胎,并再次经历生老病死,最后又回到光明当中,就这样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每五六十、七八十年就要经历一次这样的轮回开始。 更近的轮回开始 更近的轮回开始,就是每个昼夜的二十四小时所经历的轮回始末。 在白天的一切活动都结束之后,就会进入深度睡眠,在深度睡眠当中,又有可能经历类似于前面所讲的空间——粗大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已经消失,但细微的阿赖耶识却没有中断。 之后,这个空间会随着梦境的出现而结束。 当然,如果整夜都处于梦境当中,那么这种位于深度睡眠之中的状态就不会出现。 这也是一种轮回的开始,这种轮回的开始,我们几乎每个晚上都会经历,所以说它是“近在眼前”。 文字:《慧灯之光》系列图片:来自网络慈诚罗珠堪布 发布时间:2020-04-13 09:42:3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1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