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不求行”:拆掉让你人生痛苦的十堵墙 内容: 人人都希望易成、益己、顺适、无病、无难、无障,而现实情况则常是难成、损我、逆忤、多病、多难、多障……即便如此,我们常常还是一味索求,不撞南墙不回头。 其实,如果带着智慧的觉察,你会发现前者并非完美无缺,后者亦非一无是处。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佛教典籍《宝王三昧论》有“十不求行”,虽是佛门修行要诀,但绝不仅仅利于佛子修行,其中蕴藏了货真价实的处世智慧。 一 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要求身体一定要健康,永远不生病,因为身体没有病,有时候容易生起贪欲、执着。 “有病方知身是苦”,学道的人有时候带三分病,才知道发道心。 因此,无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发精进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无病”。 二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在世间做人处事,不要害怕困难挫折,有时太容易、太顺遂,容易骄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从艰难困苦里完成目标,反而不会遭致嫉妒、障碍。 所以,“处世不求无难”。 三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发心学道,不要要求没有障碍;没有一点障碍、干扰、困难,容易轻忽所学,做人就会躐等、僭越。 所以,世事越是艰难,越懂得谨慎从事。 所以,“究心不求无障”。 四 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不坚。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怕魔难,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难有时候也是我们的逆增上缘。 所以,“立行不求无魔”。 五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我们无论是读书、创业,或是从事任何工作,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则志愿不坚,很容易遭致失败,所以,“谋事不求易成”。 六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与人交朋友,不要处处想到要别人帮忙我、有利于我,这种自私的心态,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 与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样给别人快乐、给人欢喜、给人利益。 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损道义。 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七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与人相处,不要要求别人凡事听命于我、顺从我,事情太过顺心如意,则容易刚愎自用。 所以,“于人不求顺适”。 八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帮助别人,不要企望人家报答我。 望人报答,那不是布施,是贪欲;既然布施,就要无所求,无所求的无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九 见利不求争分,利争分则此心妄动。 见到人家有了好处、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羹,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生随喜心,为人家欢喜、祝福,这样就不会痴心妄动。 十 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压抑,不要急于辨白、申诉,否则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够吃得亏、看得破、放得下,有时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报。 发布时间:2020-04-11 17:14:2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1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