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冠病毒的启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内容: “你们希望大家能从新冠疫情中学到什么? ”, 朋友在视频聊天中问道。 大家一下安静了下来。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朋友回答。 我深吸了一口气。 我非常需要听到这个回答。 在过去的几周中,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适应一个新的现实。 有关民主党初选的新闻在一夜之间消失了,让位给了一个战争的报道。 这不是对另一个种族,阶级,民族或意识形态的战争。 这是全人类对一个冷血病毒的战争。 而,它的肆虐是我们造成的。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强调我们不应该把新冠病毒当作一个个例对待,它只是人类与流行病长期抗争故事中的一章。 我们不能只从表象处理个别病毒,而是需要从根本上制止病毒的产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与野生动物,家畜和饭桌上的肉的关系,否则,早晚有一天流行病造成的破坏会远远超过我们能抗击它们的能力。 流行病和野生动物人类最近所有的流行病几乎都与动物有关:埃博拉病毒 (Ebola):蝙蝠 -> 中间宿主(黑猩猩,猴子等)-> 人类(1)艾滋病 (HIV):黑猩猩 -> 人类(2)非典 (SARS):蝙蝠 -> 中间宿主 -> 人类(3)甲型流感 (H1N1):猪 -> 人类(4)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蝙蝠 -> 骆驼 -> 人类(5)疯牛病 (BSE):牛 -> 人类(6)大多数对于人类而言“新兴”的病毒对于野生动物都不是新的,这些病毒在他们身体里和平共存了好几代了。 随着森林砍伐,城市郊区化和野生动植物交易,野生动物离人类越来越近。 不幸的是,我们身体里并没有发展出对这些病毒的防御机制。 即使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会接触野生动物,我们会接触家畜:他们天天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除了可以当中间宿主外,家畜也会成为直接宿主。 这一点已经通过疯牛病和甲型流感证实了。 流行病是人类行为的后果。 一件我们可以肯定的事是新冠病毒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么大规模的流行病。 未来的流行病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全球化。 一项研究从蝙蝠身上发现了400种新的冠状病毒菌株(7),这意味着有400种潜在病毒可能引发又一场全球性灾难。 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采取行动,全球性封锁,金融市场崩溃和长期在家隔离可能会成为家常便饭。 为什么会这样? 以下的几个原因导致人和动物接触在近几个十年急剧增加:城市化与森林砍伐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近2亿的东亚人从农村搬到了城市(8)。 迅速的城市化进程迫使各国将本来把人和野生动物分开的树林变成了居住用地。 在2000年至2018年之间,武汉就向外扩张了三倍。 城市化导致了这两个结果:首先,蝙蝠等野生生物与人类之间的距离迅速减小。 农民开始在家中看到果蝠。 密切接触使疾病的传播更加容易,无需中间宿主,病毒可以直接传播给人类。 其次,森林砍伐杀死了捕食啮齿动物(比如老鼠)的捕食者。 结果,啮齿动物爆炸性增长,增加了疾病的风险。 现代畜牧工厂化牛,猪和鸡可以作为疾病的中间宿主,并通过直接接触或进食而传播给人类。 现代畜牧工厂化使我们的健康面临巨大风险:首先,疾病很容易传播。 例如,动物都像沙丁鱼一样挤在笼子里;所有被屠宰的动物都会经过同一箱冷冻水冷却。 如果一个动物生病了,所有的动物都可能传染上。 其次,动物长期处于压力之下,这增加了它们生病的可能性。 想象如果你是一条三文鱼,和另外500条鱼在同一网被捕,无法呼吸。 想象如果你是一只蛋鸡,每4小时就需要产一个鸡蛋而不是正常的24小时,因为你的一天被人为缩短了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率。 在购买时,有83%的鸡已经感染了弯曲杆菌或沙门氏菌。 谁来承担这些后果? 我们。 后果是谁造成的? 我们。 生鲜市场和狩猎“丛林肉”生鲜市场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很普遍。 非典就是源于生鲜市场,在爆发之后短暂地关闭了,不过没过一段时间就又开放了。 同样,在丛林里捕食野生动物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很普遍,尽管在纸面上是非法的。 这两种做法都发生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为人类与野生动物以及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中国和非洲自从新冠病毒在中国以外的地区爆发以来,相互指责从未停止。 人们指责中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流行流行病的首都。 的确,非典,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起源于此,但不要忘记甲型病毒起源于美国,中东呼吸综合征起源于沙特阿拉伯;寨卡病毒起源于南美。 我说这些起源地并不是想加入指责的游戏,而是想说争论“是谁发起的”毫无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面对流行病,我们每一人都同样脆弱无助。 各国应该停止互相指责并把精力放在如何长期拯救人类自己:1)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减少疫情爆发的可能性。 在很多国家,吃野生动物还是可能的。 为此,政府和每个人都要负责。 2)互相帮助。 有一些幸运的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科技和政策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数十年。 这些国家就更有义务去帮助发展中国家达到公认的卫生标准。 归根结底,无论你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必须共同承担流行病的后果。 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必须减少与动物的接触。 必须。 以下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些事情:恢复森林研究表明,亚马逊地区仅4%的森林砍伐就会导致疟疾几率上升50%(9)。 这是因为砍伐的森林为传播疟疾的蚊子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我们需要将家园返还给野生动物,以便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栖息地中,不来打扰我们。 与野生生物贸易立敌尽管野生动物贸易在纸上是非法,但它仍在发生。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不宽容”文化:拥有象牙工艺品或狐狸皮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应该谴责那些吃野味的人。 当你给客人提供鳄鱼,穿山甲或蛇等“佳肴”的同时,你把整个世界放在极大的危险之中。 提高生鲜市场和畜牧农厂的卫生标准各国政府需要强制提高生鲜市场的卫生标准,或者直接关闭。 消费者需要意识到去生鲜市场买原料的风险。 同样,政府需要在畜牧农厂和屠宰场强制执行更高的卫生标准。 成为素食者或大量减少肉类摄入成为素食主义者是每一个人可以直接采取的行动,不需要通过其他人同意。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我从一个肉食爱好者变成了素食主义者,欢迎读我的另一篇文章:我为什么突然成了素食主义者。 我们与新冠病毒的斗争将在几个月后结束,但人类与流行病的斗争并没有结束。 为了让人类继续存活,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意识到我们在自然中的角色:我们只是暂时居住在地球生物圈中的一种动物。 同样生活在生物圈里还有其他动物,我们要学会共存,学会分享。 在飓风,地震和疾病等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与其他物种同样无助。 如果我们不学习如何与自然共处,我们将早晚制造自己的灭绝。 我们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当我们有一天将地球破坏到不能生存的地步时,不会有任何人能怜悯我们。 新冠病毒不久将仅存在于我们的集体记忆中。 如果人类能从本质上重新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那我们付出的这么沉重的代价没有白付,至少我们可以防止将来数百种冠状病毒的发生。 当我们准备好了,让我们从新冠病毒这个个例迈出来,开始着手解决有关人类存亡的长期问题吧。 引用:1. https://www. who. 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ebola-virus-disease2.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 org/doi/10. 1098/rstb. 2010. 00313. https://link. springer. com/chapter/10. 1007%2F978-3-540-70962-6_134. https://www. cdc. gov/h1n1flu/information_h1n1_virus_qa. htm5. https://www. sciencedirect. com/science/article/pii/S1879625716000079? via%3Dihub6. https://www. cdc. gov/prions/bse/index. html7. https://www. npr. 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20/02/20/807742861/new-research-bats-harbor-hundreds-of-coronaviruses-and-spillovers-arent-rare8. https://www. worldbank. org/content/dam/Worldbank/Publications/Urban%20Development/EAP_Urban_Expansion_full_report_web. pdf9. https://www. nytimes. com/2012/07/15/sunday-review/the-ecology-of-disease. html? smid=fb-share&fbclid=IwAR3z0kffE2qTXabdD7RaGjz7_8z0PbNVumhEconqQprZYoRu2fuFfLG2AHM-END-作者:沈墨佳现在在硅谷谷歌做产品经理的姑娘。 “写作是我回馈社会的方式之一。 ”想谈谈自己从亲身经历和读书学习中得到的浅见。 希望与读者交流。 图片:转自原文良食基金致力于促进食物体系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机构愿景:同一世界,同一健康。 机构使命:推动良食改善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星球健康。 2019年6月24日,良食基金在北京发布《良食倡议》。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签署)我们认为以下观点不证自明: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与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威胁。 没有人应该挨饿。 没有人值得为不好的饮食方式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 不应该浪费食物。 没有任何理由需要让农场动物遭受虐待。 我们认同以下观点:改变现有的饮食结构和生产方式能够积极有力地延缓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公众健康,并且在人口增长情况下更好地保证粮食安全以及社会公平。 良好的饮食结构能滋养身心和社群。 好的食物生产与消费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好的食物是改善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最有力杠杆。 每一个人都应当了解自己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以及如何影响自己以及世界。 饮食、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科学证据已经非常清晰,我们需要立即行动。 在生态文明时代,每一个公民都有绿色消费权。 我们承诺并且呼吁全球所有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为了人类未来,践行以下《良食倡议》:植物领先——以植物菜品为主,占比不少于85%。 动物福利——不支持让动物受虐待的产品,比如笼养鸡鸡蛋。 健康饮食——选择全食物,支持健康烹饪,避免高糖、高盐和深加工食品及饮料。 减少浪费——节制点餐,实施光盘。 当地当季——尽可能选择当地当季食材,支持生态种植,支持小农。 循环永续——减少一次性用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如有可能,实行垃圾分类。 生物多样——拒食野生动物,选择可持续水产,支持可持续的多样食材。 食物教育——推动食物教育,参与食物教育课程。 CONTACT US良食基金机构邮箱:info@goodfoodchina. net「良食基金」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旗下关注食物与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基金,旨在引领食物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通过良善的食物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0-04-02 17:05:4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1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