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生态故事|追逐爱的旅程 内容: 2012年,我开始接触学习鸟类摄影不久,第一次认识到了朱鹮。 那年3月末我和朋友一起到陕西汉中的洋县拍摄野生鸟类,在拍摄地潜伏时,一只展开红色翅膀的大鸟噙着树枝从我头顶上飞过,它优雅地拍打着羽翼,双腿笔直地伸向后方,长长的喙看上去就像一把利剑。 我一下子就被这大鸟吸引住了,资深的影友告诉我:“这是朱鹮,现在是我们中国独有的鸟类了,已被列为 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朋友的介绍紧紧抓住了我好奇的心。 回到住宿地后,我急忙上网百度,使我对这个美丽的大鸟有了一些了解:朱鹮古时也称其为“朱鹭”、“红朱鹭”喜欢生活在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较早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在中国的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都有野生种群的存在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栖息地的破坏使这一物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完全脱离了人们的视线朱鹮洁白的羽毛,红红的羽翼,艳红的头冠,黑色利剑般的长嘴,使它被誉为鸟中的“东方宝石”。 朱鹮在日本被皇室视为圣鸟,朱鹮的拉丁名“ Nipponia nippon ”直译为“日本的日本”,足见朱鹮对这个国家的重要性。 但很长一段时间,野生朱鹮在日本也基本销声匿迹。 1981年,日本政府决定把仅存的已失去野外繁殖能力的六只朱鹮全部捕获,准备以人工饲养的方式扩大其种群,可事与愿违,到1985年仅剩了3只,失去了扩大种群的能力。 恰巧1981年,位于中国陕西汉中的洋县发现了七只野生朱鹮,这是中国的生物学家们从1978年开始历经四年时间行程5万多千米而取得的惊人突破——终于发现了野生的、具有繁殖能力的朱鹮种群! 对此,中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建立了4230公顷的朱鹮生态保护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中国朱鹮种群已达到了2000多只。 2013年世界上仅有陕西洋县及周边地区分布着近400只野生朱鹮。 其他人工种群均来自重新发现的7只个体的后代。 而且,他们不再迁徙,已成为洋县当地的留鸟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的心被震撼了。 也许是上苍的眷顾,也许是秦岭大山的灵秀,使朱鹮把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壤中。 我开始琢磨着如何能利用手中的相机,从艺术化的角度永远留住这美丽的“东方宝石”和它们的爱。 因此,从2012年到2014年的春季,我多次利用休息时间来到洋县,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不断近距离接触它们,记录着它们爱的点点滴滴——我看到了在沥沥的春雨中,它们噙枝做巢,准备迎接爱的辉煌;在高高的树干上,它们相互依偎,含情脉脉,表达着对爱的期冀;在浓密的林枝中,它们欢快地跳跃着爱的舞蹈;在绿荫的大山里,它们比翼齐飞,追逐着爱的希望。 朱鹮通常在高大树木的枝杈上筑巢、产卵小两口选好心仪的树杈后就可以准备筑巢了~朱鹮的巢主要由枯枝构成,内垫有细软的草叶、草茎和苔藓等物比翼双飞它们没有小鸟的叽叽喳喳,也没有猛禽的狂飞乱舞。 在爱的旅程中,它们始终优雅、舒展,不疾不徐,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繁殖季节的成鸟在整个头部和颈部乃至肩部会分泌出黑色的小颗粒将头颈肩部沾染成灰黑色情意绵绵的小两口朱鹮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优雅的气质终于瓜熟蒂落,爱孕育出了幼小的生命,小朱鹮破壳而出,开始享受着爱的阳光! 这段时间,是朱鹮父母十分忙碌的日子。 每年的4-5月间,它们夫妻共同经历了大约30天的孵化和40天的喂养,直到小朱鹮能和它们一起飞翔蓝天才离巢。 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亲鸟轮流将口中半消化的食物吐出喂养,性急的雏鸟们则争着把长喙伸进亲鸟的嘴里,亲鸟则使劲抖动着脖子,使食物尽快地吐出来这期间它们轮流捉鱼捕蟹,精心喂养。 幼鸟刚出生时,一天要喂食7、8次,慢慢地就要达到15、6次。 亲鸟也完全顾不上自己的优雅了,常常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 但是,它们对巣内的卫生却十分讲究。 经常抽掉底部的枝条,把雏鸟的粪便撒落下去,再噙来干净的枝条把空隙堵住。 但是,这样做有时也会让亲鸟痛失爱子,小鸟会从缝隙中掉落下去。 由于朱鹮的巣基本都筑在人际罕见的深山树林中,小鸟一旦落巣也就基本回天无路了。 春雨绵绵的日子,亲鸟会张开羽翼,把幼鸟紧紧地护在翅下,常常几个小时不吃不动,爱子之切,令人感叹! 雨中的守护朱鹮在繁殖期有很强的领域意识虽然在记录过程中跋山涉水充满艰苦,有时还要冒雨拍摄,但是朱鹮的灵性让我忘掉了苦和累,我被这种爱感动着、鼓励着——朱鹮的爱,使这将要失去的生灵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人类的爱,使它们又有了种族延续下去的希望和环境。 生命在爱中传承升华,爱又赋予了生命之高贵和殷殷回报! 爱,也许就是我们好好生活的理由。 生态摄影师臧宏专网名:板儿砖自然影像中国摄影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委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生态影像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摄影网特约摄影师中国鸟网资深顾问烟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高级摄影师多年来,专注于生态摄影,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 倡导通过影像的力量,纠正生活中的偏差,唤起人们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的意识。 来源自然影像中国NIC“自然影像中国”是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飞羽视界文化传媒、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发起的一个面向大众的自然保护传播项目。 宗旨是用影像展现中国特有的、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奇观;呈现和认识中国无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记录与宣传中国自然保护的突出成就。 “自然影像中国”以具体项目的形式组织中外着名自然摄影师,拍摄中国最具有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建立“自然影像中国”影像资料库,以多种形式为自然保护、科研、教育、宣传提供影像支持,用镜头语言,讲述精彩的中国生态故事,展示中国自然生态之美。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发布时间:2020-04-02 00:26:0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1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0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