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黑暗走“象”光明的泰国大象旅游景点|札记 内容: 2019年11月,小编与同事整装出发来到泰国,这个每年接待上千万中国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这个季节正是“凉季”,也是泰国每年的旅游旺季,各个旅游景区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到达泰国清迈,我们 探访了两个低福利大象旅游景点C和M,都为游客提供大象骑乘和大象表演。 在探访前,我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可当看到为了取悦游客而饱尝折磨的大象们,一行人还是唏嘘不已。 (小象在提供娱乐表演)在C大象营中,目之所及的是大约超过20头成年大象和4只小象。 这些大象暴露在36度的高温下,身边没有可供饮用的水源。 我们可以想象,“热季”的清迈气温会超过40度,这般的生存状态,对于大象们简直是度日如年。 ( 暴晒环境下,没有遮挡,小象站在坚硬的水泥地上) 象夫用铁链锁住大象,以限制它们的行动。 正常情况下, 平均铁链的长度大概有3米左右,但现实是有些铁链仅有1米。 图中的这只被锁链困住自由的小象,时不时挣扎着,试图脱困。 小象一定不知道,这个娱乐景点可能是它一生的枷锁。 (被铁链锁住的小象,后面的小车就是它表演的工具)如果看到有游客,象夫会主动利用小象招揽生意。 他扯住小象的耳朵把它拽到游客面前,邀请游客消费娱乐项目。 因为大象的耳朵非常敏感,象夫通过用手拉扯或用工具刺激大象,强迫它们乖乖听话。 (象夫拉扯小象的耳朵来吸引游客)大多数游客会简单地认为,只有工作期间大象才会负重。 我们亲眼看到的是, 象夫会直接躺在大象背部的座椅上小憩。 大象长时间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并且站在一堆排泄物的旁边。 象营给它们所提供的环境,是简陋肮脏的。 (得不到休息的大象,右侧是一堆排泄物)在游客更多的M大象营,我们遇见了失去牙齿的公象,它剩余的象牙被胶布裹住。 (失去完整象牙的公象)M大象营为游客提供的骑乘和表演项目。 用于骑乘的多为成年大象,从营地出发经过河水,爬过山坡,驮着一名象夫和两名游客在密林中游览。 被迫表演的多为小象,利用绘画、踢球等方式取悦游客,景点通过售卖小象的画作,或游客打赏的小费,来谋取利益。 (驮着游客前行的成年大象)(表演绘画的小象)( 被象夫强迫向观众索要小费的小象) 在这两个提供骑乘和表演的低福利象营里,我们发现 象夫基本上是象钩不离手的状态。 在骑乘期间,象夫利用钩子戳大象的耳朵和头部。 有时, 象夫也会利用腿部去踢或夹大象的头部,来保证对大象的控制。 (象夫左手扶着大象,右手拿着象钩)这次探访有一个小细节,直击我们的心灵。 在等待骑乘的区域, 有一只大象站在栅栏边,看到手拿香蕉的游客,拼命的点头致意。 大象努力伸展着鼻子,想去获得游客手中的食物。 它不断的点头鞠躬,然后伸出鼻子。 一次又一次…… 这样的举动从来都不是大象天性的正常表达,是怎样的经历让它成为一个逆来顺受的野生动物。 (大象向游客索要食物)我不禁思考,大象到底是什么? 是天赋异禀的画家,是任劳任怨的交通工具还是人们谋取私利的受害者? 在这里, 我看到的不是灵动的巨型野生动物,而是一个个失去活力的娱乐产品。 面对受到残忍对待的大象,你是否还会觉得参加大象骑乘和表演等活动很有趣? 娱乐野生动物, 是你有多快乐,它就有多痛苦。 (失去精神的大象)带着之前沉重的心情,一行人来到了泰国清迈的 ChangChill大象营地。 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支持和帮助下,这是第一家从提供大象骑乘和表演活动的象营转型成高福利的大象友好型景点。 经过六个月的转型,2019年景点重新开张。 ChangChill在泰语中的意思是“休息的大象”,这意味着在这里, 大象可以真正的远离痛苦,开启自由自在的新生活。 (左侧是景点的牌子,右侧是大象观赏台)在ChangChill大象营地,生活着6只母象,其中有一对母女。 最年长的大象是六零后,最年幼的大象则是八零后。 在大象观赏台,景点细心的标注了每只大象的身世背景,帮助游客更好的了解它们。 (观赏台的大象简介)出行前,向导告诉我们象营历史,转型意义等景点的背景信息。 特别会提醒我们在徒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如 不能开闪光灯,不能携带食品,不能自行活动,全程需要保持安静,与大象保持安全距离等等。 (跟随向导深入山林)途中遇到一些塑料垃圾,向导便马上拾起。 一方面是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大象误食。 向导会一直在给游客传达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就是保护大象,一切以大象的利益为主,做负责任旅行者。 (旅途中的景色)攀爬到半山腰,我们遇见了第一只大象。 向导告诉我们,大象很可爱,高兴的时候会摆动耳朵和尾巴, 可以从它们的肢体动作看出来大象的情绪。 每只大象都会有一位象夫陪伴,带领大象在森林里进食、散步,直到晚上把大象带回营地休息。 大象的进食时间很长, 只是简单的摄入树叶和香蕉不能满足它们的生存和健康需求,所以象营每天还会给大象准备充足的食物和营养餐。 (偶遇的第一只大象)随后,我们在深林里陆续探访了6只大象。 每见到一只大象,向导都会耐心为我们详细介绍大象的脾气秉性和过往故事,同时 给我们普及很多关于大象的小知识。 例如,大象全身的肌肉数量,如何判断大象的大致年龄,如何根据脚印判断是大象的前脚掌还是后脚掌。 (左侧是向导,右侧是象夫)(在进食的两只大象)返回观景台附近,我们开始为大象准备午餐。 长长的管子里塞满了香蕉,管子上面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圆孔。 向导告诉我们,管子上大大小小的洞,有的能让大象伸进鼻子,有的则不能。 这样做是 为了让大象更灵活地使用鼻子,增强锻炼,学会自己探索食物,而不是依靠人们去喂食。 (我们在为大象准备午餐)从森林走回营地午休的大象立即发现了食物,它们开始跃跃欲试。 而我们则在栅栏内侧,远距离地观赏大象自由的进食,它们如同吸尘器一样扫荡了所有的香蕉。 (进食香蕉的大象)下午是 为大象准备营养餐的时间,向导为我们介绍每一种食材的名字和作用。 其中包括,盐、香蕉、米饭、酸角、麦麸、香菜和草药。 每份食材都有不同的功能,增强体力、帮助排便、利尿、帮助消化等。 根据指导,大家纷纷把食材撕碎,捣成浆糊,再捏成团子。 象夫拿着我们准备好的食材给6只大象加餐。 虽然上午一直在森林觅食,又吃过了午餐,可是有的大象还一直伸着鼻子想从其他大象的嘴里抢走团子,非常顽皮。 (象夫在给大象喂食营养餐)结束之际,我们看到了非常动人的一幕,两只大象头顶着头互相依偎在一起。 向导说, 大象是群居动物,互相之间的感情纽带很深。 如果一只大象去世,其他大象会默哀,甚至会落泪。 它们是有感受,有感情的动物,我们又怎能为了一己私欲让它们骨肉分离呢…… (互相依偎的大象)烈日渐渐变得温柔,余晖抹过山顶。 我们告别了大象和幽幽山谷,开始返程。 探访低福利大象营地的时候,遇见被迫提供骑乘和表演的大象,我们的心里都盖上了一丝阴霾。 不过离开ChangChill大象营地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一份希望,因为我们看到了未来。 (我们与当地的工作人员合影)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大象脱离了伐木的命运,脱离了娱乐的束缚。 虽然不知道还需要多久,我们才能真正到达“动物友好型”旅游的未来。 但ChangChill大象营地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它的转型是里程碑式的改变, 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可持续的经营模式。 根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显示, 8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野生动物属于野外自然环境,77%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们更愿意在野外观赏野生动物。 我们相信,负责任的旅行体验,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将会赢得更多的游客青睐。 每年,全球至少有55万只野生动物因被用于娱乐游客而遭受伤害。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起“动物友好型旅游企业”的倡议,号召旅游企业逐步淘汰那些涉及利用所有野生动物的活动,取而代之向消费者提供负责任的动物友好型旅游产品。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50家旅游企业承诺下架大象骑乘和表演等野生动物娱乐活动。 在中国,共有16家机构签署了“大象友好型旅游”承诺。 其中,包括最新加入的童行者在内,有6家机构进一步签署了“野生动物友好型旅游”的意向声明。 野生动物,并非玩物它们只属于大自然共建“动物友好型”大象营地(以上图片均来源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成为“动物保护的践行者” 发布时间:2020-04-01 08:40:5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1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