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法师文钞|关于末世人根陋劣,知识稀少,当仗佛慈力专修净业的开示 内容: 导读不执著等语,理则是,而事非博地凡夫之所能为也。 今时不明教理,即参禅宗者,每多中此空解脱病。 至于静坐澄思,空境现前,不过以静澄伏妄,偶尔发现之幻境耳。 若错认消息,生大欢喜,则丧心病狂,佛亦难医矣。 末世人根陋劣,知识稀少,若不仗佛慈力专修净业,但承自力参叩禅宗,不第明心见性;断惑证真者,罕有其人。 而以幻为真,以迷为悟,著魔发狂者,实繁有徒矣。 复永嘉某居士书 一综观二十年间抉择问学,备历艰险,竟能从儒入佛,即俗修真,简去自力,专宗净土,可谓三生有幸,一道同归者也。 幸甚! 慰甚! 夫人宿世果种善根,且无论为学求道,可为出世大事之前茅,即贪瞋痴等烦恼惑业,疾病颠连种种恶报,皆可以作出生死入佛法之因缘,顾其人之能自反与否耳。 不能自反,且无论碌碌庸人,为世教之所拘;即晦庵、阳明、靖节、放翁等,虽学问操持见地,悉皆奇特卓荦,然亦究竟不能彻悟自心,了脱生死。 其学问操持见地,虽可与无上妙道作基,由不能自反,竟为入道之障。 可知入道之难,真难于登天矣。 不执著等语,理则是,而事非博地凡夫之所能为也。 终日穿衣吃饭,侈谈不执饥寒;与终日枵虚,不得杯水粒米,饿且将死,而谓人曰:“吾视龙肝凤髓,直同秽物,思之即呕,况其下者乎? ”同一空谈耳。 今时不明教理,即参禅宗者,每多中此空解脱病。 至于静坐澄思,空境现前,不过以静澄伏妄,偶尔发现之幻境耳。 若错认消息,生大欢喜,则丧心病狂,佛亦难医矣。 幸能体察而不执著,弃舍幻妄,卒得贯通诸法法门,可谓久历荆棘,忽达康庄矣。 末世人根陋劣,知识稀少,若不仗佛慈力专修净业,但承自力参叩禅宗,不第明心见性;断惑证真者,罕有其人。 而以幻为真,以迷为悟,著魔发狂者,实繁有徒矣。 所以永明莲池等,观时之机,极力主张净土法门也。 至于逐吏之譬,乃现今数年来千真万真之确论也。 兴利除弊,必须推及将来毕竟结果处,方为济时之务。 否则,与断头脚而医头脚,同一覆辙,能不令人痛哭流涕长太息也耶? 若夫信心真切,行愿专一之问答,理虽的确,但未能发惑人之信心,伸自己之主见。 今代为答曰:“吾已遍研教理,普亲诸圣,故能如是,岂寻常所谓研究亲近者哉? 何以言之? 净土法门,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文殊普贤之所指归也,马鸣龙树之所弘扬也。 匡庐、天台、清凉、永明、莲池、蕅益之所发挥倡导,以普劝夫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也。 此诸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权即实,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 吾信仰佛祖,以古为师,岂不如亲近今时知识之为愈乎? 《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 华藏海众,悉证法身,咸求往生,企圆佛果。 吾何人斯,敢不影从? 舍尔狂心,力行斯道,功德利益,当自证知,何待遍参,方为知法哉? ”恭录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微信号:renhuiyaji仁慧雅集仁慧雅集之意乐.集风雅.禅人生.趣大道文钞选读请点击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0-03-25 19:36:2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2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