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口气,看懂中国寺庙的布局和佛像! 内容: 每逢假期,很多人的出行计划中想来也会有寻山拜寺一项。 但众多的佛像如何识别? 寺院各殿又是如何布局? 你都知道吗? 今天这篇文章,就将为您答疑解惑。 穿过古道,走进寺庙。 在氤氲的香炉面前,虔诚膜拜;在幽淡的檀香味中,寻觅清净;在缥缈的木鱼声里,搁浅纷扰。 眼前千姿百态的佛像,庄重,慈悲,宁静,让你的灵魂慢了下来。 △ 汉传佛教寺庙布局图  山    门  一入寺院,便是三门殿,也称“山门”。 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一大二小,分别象征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抬头便见,里面供奉的弥勒菩萨。 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但要等释迦牟尼寂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降临人间,正式升为弥勒佛。 弥勒菩萨经常被塑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常被称为笑佛、欢喜佛、大肚弥勒佛。 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与弥勒菩萨背靠背的是韦驮菩萨。 他是佛寺的守护神,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一般身披铠甲,手持降魔杵。 若双手合十则代表欢迎游方和尚投宿挂单,而单手拄杵则表示不欢迎投宿挂单。 天  王  殿  · 东方持国天王尊身为白色,穿甲胄,尊手持宝慧琵琶,东尊王揽胜东胜神洲。 · 南方增长天王身像为青色,穿甲胄,手握慧剑,以保护正法不受侵犯,此尊王护持南瞻部洲。 · 西方广目天王天身红色,一面二臂,目圆而外凸,头戴龙盔,身穿铠甲,右手捉龙或蛇,左手托塔,此尊王护持西牛贺洲。 · 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左手卧神鼠。 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资粮。 此尊王守护北俱泸州。 大 雄 宝 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是佛的德号。 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 而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大雄宝殿里,一般供奉释迦牟尼,有时还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塑像。 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大殿中的这组造像,一般也称为“一佛两弟子”。 左侧年老者是“迦叶尊者”(即摩诃迦叶),右侧年轻者是“阿难尊者”。 佛涅槃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直至阿难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 而大雄宝殿中除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外,有的寺院还会在大殿内供奉三世佛像。 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俗称“横三世佛”,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 中间一尊是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左右随侍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右手持智慧剑,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骑乘狮子。 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萨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绝对不是迷惑颠倒,感情用事。 普贤菩萨:头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神态庄重,坐骑为六牙白象。 应化道场为峨眉山。 普贤菩萨代表实践,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 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 佛像为螺发上形,尊左手持药壶,尊右手结施无畏印,尊身着宝佛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台。 其左右随侍分别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日光菩萨:身呈赤红色,左掌安日轮,右手执蔓朱赤花。 月光菩萨:其形像身为白色,左手为拳,安于腰,右手持莲华,其莲华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为三形。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佛像倚坐,面部圆润丰满,身披袈裟,右手上举,左手置于膝头,双手质感强烈,神态超然。 其左右随侍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坐骑为金毛犼,表示菩萨普救世间的广大悲行。 常见的有四臂观音和千手观音等。 应化道场为浙江普陀山。 观音菩萨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 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大慈大悲。 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宝冠有定瓶为标志,手执莲花。 举足行路时,会生出五百亿宝华。 一般大殿两侧多奉有十八罗汉像。 罗汉是佛陀的学生,听闻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脱了烦恼和痛苦。 拜罗汉、数罗汉,就要学罗汉,听闻佛法,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从而离苦得乐,身心清净,生活幸福。 地  藏  殿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 他的名号来历于“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宝藏”。 应化道场为安徽九华山。 他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莲华上。 其坐骑为“谛听”,又称“独角兽”。 地藏菩萨所表示的是孝亲尊师,所以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 珈  蓝  殿  伽蓝殿,大殿的东边配殿一般是伽蓝殿。 以伽蓝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 祖  师  殿  祖师殿,在大殿西侧,以禅宗寺院最常见。 供奉各宗派自己的初代祖师,或历代于本宗有发扬之功的先德。 此外,有的寺庙还有图碑,一些千年古刹还把历代石碑包括已废毁的寺庙内石碑集中在一起,形成碑林。 也是非常有参观价值的地方。 佛像、庙宇、铜铃、木鱼和诵经声,唯有这里最能将万千杂念放下,也唯有这里最能让人明白,“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 发布时间:2020-03-15 22:43:0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2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