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 ||慧灯FM·168 内容: 《成智青莲花论》略释须得受过四级以上灌顶者方能阅读此文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身智无分别”中的“身”,也即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 “智”,是指佛的五智。 在我们的观念中:身,是指肉体;智,是指精神。 身和智不可能是无分别的,因为肉体和精神是两码事。 人死了以后,身体归尘土,灵魂、意识、精神却可以投生。 按照小乘佛教的观点来看,即使释迦牟尼佛在圆寂之后,佛陀的身体火化以后变成了舍利,但佛的智慧却无法火化,所以也无法变成舍利。 从这个角度来讲,身智不可能无分别。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佛的身和智确实是一体的。 佛的智慧也就是佛的三身,佛的三身也就是佛的智慧。 因为五智、三身的总体,就是我们自己心的本性。 《宝性论》当中讲过:“自性清净性,佛法僧境界。 ”心的本性清净光明当中,包含了佛、法、僧三宝的境界。 所以,最究竟的三身、五智,都是一体的。 我们平时皈依的三宝中的佛宝,是表面的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法宝,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法;僧宝,则是修学释迦牟尼佛法的僧众,但这都是世俗的三宝,也即我们感官范围内的三宝,而不是最终极的三宝。 最终极的三宝,就是我们心的本性。 但在没有证悟心的本性之前,就只能感知到世俗的三宝。 实际上,无论是密宗里面各种各样非常恐怖的忿怒金刚,还是非常慈祥的寂静本尊、寂静坛城,都是我们内心如来藏的一种显现,都是我们心的本性。 二者根本没有区别,只是为了度化不同众生而显现出的不同显像而已。 最终极的三宝、三身、五智、佛的坛城,都归于我们自己心的本性。 证悟了心的本性,就证悟了一切。 “身智无分别”是密法的观点,因为密法承认最究竟的三宝、五智、三身。 但除了密法以外,显宗《金刚经》等经典的观点也与此一致。 “诸垢皆客尘”中的“垢”,是指烦恼障、所知障,以及密法里面的各种障碍。 所有的这些障碍,实际上都是“客尘”,像过客一样,不是永远都存在,而只是突然间产生,又突然间消失的东西,所以称之为“客”。 心的本性,就不能用“客”字来形容,因为它永远存在,就像家里的主人,而不是客人。 “尘”,意即红尘。 古代没有现在的柏油路,所有的路都是土路。 马车在经过土路的时候,会扬起满天的红色尘土,所以称之为“红尘”。 佛经中会用“尘”字来形容我们的贪嗔痴等烦恼障垢。 因为有了满天红尘,会看不见东西,辨不清方向。 同样,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也会看不见心的本性。 但由于这些红尘都是过客,不是原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而是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叫“客尘”。 我们的贪嗔痴等所知障与烦恼障等等,也都像红尘一样,都是暂时性的事物,其中没有一点点永恒的成分,所以也叫“客尘”。 大圆满里面讲,在既没有产生众生,也没有产生佛之前,有个阶段叫大无记。 也就是说,既不是佛,也不是众生,不属于任何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但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状态。 在这个状态当中,产生了无明。 无明之后,就产生了我执,然后就是烦恼、轮回,最后成佛以后,所有的烦恼障垢都将清净无余,所以“诸垢皆客尘”。 ▼往期回顾▼如何证明心性本来清净呢? ||慧灯FM·167心性永光明 ||慧灯FM·166听受密法者的要求 ||慧灯FM·165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 com慧灯之光公众号 : HDZGGW新浪微博:慈诚罗珠堪布 发布时间:2020-03-08 09:10:4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3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