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法师文钞|关于世俗生活中弘传佛法务必契机契理的开示 内容: 导读本书信是大师对谢融脱居士所作的关于世俗日常生活中弘传佛法时务必契机契理的开示。 大师对谢居士言:“然此乃以阁下志慕佛法,不妨将圣人之心,随机指点。 若向三家村里训蒙,当以《朱注》是守。 否则守文之徒,谤焰四起。 不但不能知圣人之心,反因之毁谤佛法,由是永沉苦海。 大失圣人叩两端而竭焉之深旨矣。 ”朱注即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守是保持不动的意思。 意思是向三家村里训蒙,当以朱注四书为主,尔后再将“将圣人之心,随机指点”。 首先要做到契机,“若唯契于理,而不契机,于彼无益,便成闲言语矣。 ”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 一“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此圣人以己之心无念虑,而随机说法示人也。 断断不可会作谦词。 夫圣人之心,犹如明镜。 空空洞洞,了无一物,有何所知。 鄙夫致问,如胡来汉来。 叩两端而竭,如胡现汉现。 叩字,义当作即。 两端者,所问与其机也。 而竭焉者,恰恰合宜,无过无不及也。 即佛门所谓契理契机之谓也。 若唯契于理,而不契机,于彼无益,便成闲言语矣。 如问仁、问孝、问政等,所问是同,而所答各异。 乃即彼之机,答彼之问,看孔著楔,对病发药,恰恰合宜,了无一毫机教不投之弊。 若非心空如镜,安能使之若是乎。 讲章以空空属于鄙夫,可谓枉读圣贤书矣。 孔子之心,至诚无妄,故曰空空如也。 颜子去圣一等,虽未能究竟无妄,而其妄亦无几何,故亦得屡至于空。 三月不违,即是其事。 故夫子许之以庶。 若以为箪食瓢饮屡至空乏,而不改其乐,故许以庶。 则是舍本逐末,大失圣人因机定评之至论也。 至于子贡货殖,乃随类论及,何可以令其针锋相对。 圣人因人论人,岂效后世做试帖诗,必须对得恰好,方为合格乎。 然此乃以阁下志慕佛法,不妨将圣人之心,随机指点。 若向三家村里训蒙,当以《朱注》是守。 否则守文之徒,谤焰四起。 不但不能知圣人之心,反因之毁谤佛法,由是永沉苦海。 大失圣人叩两端而竭焉之深旨矣。 恭录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微信号:renhuiyaji仁慧雅集仁慧雅集之意乐.集风雅.禅人生.趣大道文钞选读请点击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0-02-24 22:24:0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3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