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当你看不起“小乘”时,你已经小了 内容: 小乘,即指声闻和缘觉,修习可果至阿罗汉及辟支佛。 常见佛法初学,因世心分别,多追求最上、最好之大法,所以面对大乘和小乘时,往往弃小求大。 如同五楼离不开一楼,飞奔离不开走路,小并非无,而是基础。 回小向大,转权成实,终至无上菩提;弃小向大,不知根本,恐成空中楼阁。 “以小望大,则大小悬殊;以大摄小,则小无不大。 ”实则,当你看不起“小乘”时,你的心,已经小了。 【妄说大小毁佛戒】《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 如是等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烧断灭,皆为灰烬,断坏一切八支圣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 若诸众生,于声闻乘、独觉乘法,未作劬劳正勤修学,根机未熟,根机下劣,精进微少,而便听受微妙甚深大乘正法;如是众生实是愚痴,自谓聪睿陷断灭边,坠颠狂想执无因论,于诸业果生断灭想,拨无一切善作、恶作,妄说大乘,坏乱我法,非法说法,法说非法……由是因缘,多百千劫没众恶趣,从闇入闇,难有出期。 如是愚痴断灭论者,下劣人身尚难可得,况当能成贤圣法器? 尚不能得声闻独觉所证涅槃,况得广大甚深无上正等菩提? 如是众生所有过失,皆由未学声闻乘法、独觉乘法,先入大乘。 是故三乘皆应修学,不应憍傲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独觉乘法。 《楞严经》: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 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妙祥法师:戒就是佛,佛就是戒。 虽然从相上来讲是戒,但它没有离开性,它只是性的一种表示。 我们性如果到位,无不持戒。 所以说,真正的大乘没有不持戒的,他不会来分大小乘,有持和不持的。 这几天讲的是这个意思。 我们明白这个,心里就有数了。 有了这种认识,外道邪师说法就攻不破你。 邪师说法,无非就是利用佛教大小乘的这个差别,来攻击佛的戒律。 戒律有没有大小? 戒本无大小,是人的根机有大小,所以才说个大和小的问题。 而这些人就是利用这个所谓的大小来攻击佛戒,找开缘。 而且佛说了,大乘和小乘之间如果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 比如说比丘戒,底下还有其它戒,还有大乘戒,在发生矛盾时候,互相有冲突的情况下,应该以哪个为主? 这个时候就要以小乘为主,先持小乘戒后持菩萨戒。 佛讲得非常明确。 如果救人的话,我们可以开缘。 (摘自《依教奉行》) 【不以大乘谤小乘】宣化上人:修行人着魔时,有时有一种空魔来了,他附到你的身上,说:“你不要受戒,这个受戒呀,那是小乘法嘛! 大乘菩萨没有这么多麻烦的拘束,不要管那个! 所谓‘大象不游于兔径’,你看大象,它不走兔子走的道路。 ‘大悟不拘于小节’,你开大悟了,什么都没关系,这一切都空的嘛! 以前我不讲过吗? ‘酒肉穿肠过’,酒肉在肠子里边过去了,‘佛在心头坐’,那个佛——一切唯心,你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嘛! ”(可参考:济公喝酒吃肉的真相)他这么样讲。 所以乃谤持戒,说你不要持戒,说你这受戒,这小乘人才受,大乘人不要这个。 其实大乘人的戒更清楚,大乘人更不应该犯戒的。 魔就愚骗这些个无知识的人,根本那些个人也没学过佛法,也不懂佛所讲的是什么道理。 所以他说什么,这些人就唯命是从,就以为他说的对了。 为什么以为他说对了? 因为没听过佛法,也不懂什么叫佛法。 (摘自《照妖镜》) 妙祥法师:所谓小乘,只是具体的,是一个基础的东西。 有的人就把基础的东西称为了“小”。 因为基础的东西会使你圆满地得到果实,它不能小。 所谓的大,它是无相的,无相的它更没有大小之别。 是凡修大乘的,绝不会说“你这人修的是小乘”。 只有本来就心量狭窄的人,才会发现有大小二乘。 所以说,越是修大乘的人,他越不会轻视每一条戒法,而对每一条戒法,他认为都是大乘。 哪一条戒法是大乘? 只要发菩提心,不自私、不自利,不为自己,为了普度众生,这都属于大乘。 所谓的小乘呢,只是我们修行大乘的一切基础。 你没有这些“乘”,你这个菩提心是发不起来的。 就像五戒似的,你要偷盗,你能发起菩提心吗? 是不是? 你不可能发起菩提心。 只有你克服了偷盗,你才能发起这个菩提心。 你不再偷盗了,你不再造业了,你已经往善法上走了,你的菩提心才能发起来。 只有小事不放过,大事才能做到。 我们知道山大,也是一微尘一微尘积累的;树再粗大,也是一圈一圈长的;千里征程也是一步步走下来的。 所以说,根本就没有大和小,是我们妄执大。 特别现在有个说法,以什么大乘来诽谤如来的三乘佛法,那是不对的,那是下地狱的。 说小乘就不修了,甚至诽谤,连阿罗汉都不放在眼里。 那佛也叫大阿罗汉,他都敢不放在眼里。 “某轮功”就是这种状态,胡说乱说,那是不行的。 它不存在单纯的大乘。 大乘是什么呢? 是在小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阐述了佛的空性和大乘佛法,这样我们就叫它大乘。 所以说不可以否认小乘而空谈大乘,那是犯戒行为。 在《地藏十轮经》里讲过这个问题,还有别的经也讲过这个问题……别说我们是大乘或小乘,我们能有一个证到罗汉果的,这也是好的,初果也行啊。 你不是初果,你能开悟也行、能见性也行。 别说小乘了,我们什么乘都不乘呢,所以我们不要妄谈这些事情。 应该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要发大心,要度众生这是对的,但不可以随便的否认哪个小哪个大。 什么叫大? 就是圆融无碍,没有一事超过你的圆融,你心里没有大没有小,那就是大。 如果你心里光有个大,否定小,实际上你那个大就是小。 (摘自《二〇〇二年为僧众开示》《二〇〇五年为宝林寺尼众开示》《二〇〇八年为宝林寺尼众开示》)【不以小乘否大乘】妙祥法师:在古时印度有位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他俩是兄弟。 世亲菩萨学习小乘教义,而无著菩萨却是学习大乘教义。 世亲菩萨非常聪明,他哥哥总想度他信大乘法,乃想出一个方便法门,故意装病,请他弟弟来探病。 弟弟来后,哥哥说:“弟弟,我现在快死了,你能否诵一遍大乘经典? ”弟弟本不愿意,但为满足哥哥最后之要求,便翻看大乘经典,他把《法华经》、《楞严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三部大乘经典念过后,豁然明白,知道自己以前多么不对:讪骂大乘佛教,毁谤大乘经典,说大乘经典是假的。 他知道自己错了,非常后悔,心里懊丧地自责:“我以前尽骂大乘佛教,我造了这么多的罪业,一定要下地狱啦! 我这舌头真是坏透了。 ”想着就拿刀要把自己的舌头割下来。 他哥哥便说:“何用割舌呢? 现在你改变你的说法,可用你的舌头来赞叹大乘。 ”世亲菩萨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他的勇气很大,真的完全改变了,所以自此以后他所造的论都是赞叹大乘的。 他从前写了很多骂大乘佛教的书,他都通通烧毁了。 现在,只遗留下来他赞叹大乘佛教的论文。 世亲菩萨通过忏悔也成为后来的一代祖师,受到后人的尊重敬仰。 你有大乘的心,小的变成大的,大的变得更广大。 如果你的心就想自了,或是你就想你自己的私事,那么看什么大乘经典也会变成小乘。 因为这个心不对头。 所以我们应该发大乘心。 大乘心就是不谤如来三乘佛法,从微细做起,从起心动念做起。 (摘自《罪从心起将心忏》《二〇〇五年为宝林寺尼众开示》)【大小圆融归佛乘】 六祖大师: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来果禅师:悟大乘,行小乘,小乘步步是大乘。 弘一法师:三皈、五戒、八戒、沙弥(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等,就普通说,菩萨戒为大乘,余皆小乘,但亦未必尽然,应依受者发心如何而定。 我近来研究《南山律》,内中有云:“无论受何戒法,皆要先发大乘心。 ”由此看来,哪有一种戒法专名为小乘的呢! 宣化上人:佛说小乘、说大乘,最后归纳到佛乘上。 不论大乘、小乘、佛乘,首先都是教人去除习气毛病,去无明烦恼,去贪嗔痴。 你若能把毛病都去除,与经义自然会相合;如果毛病不除,总是不能明白经义的。 妙祥法师:大小本来就是一体的东西,就是一个东西。 而由于我们的分别心,认为它有个大小区别。 因为可能时间距离拉得过长,我们在修这个法的时候,修的时间很长,而那个法的时间还没有接上,还没有修呢,因为我们提前了解了,我们在这法上的认识,感觉上有了差别,所以说我们认为有个大小二乘的问题。 实际上它不存在,本来佛法就是一乘佛法。 有的人说:“我要修大乘。 ”你不知道,没有小乘的基础,你的大乘也是修不到的。 如果说“我就修小,不修大”,同样也是有过失。 因为你不能回心向大,这也是不允许的。 所以说,要将这两个戒融合一起。 因为戒没有大小,是人的根机有大小。 什么是根机有大小呢? 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发起菩提心。 没有发起菩提心,戒就有大小。 如果你有了菩提心,戒是平等的,它没有大小之别。 有了菩提心的人,才真正称为大乘。 这种人没有大小的区别,不管大乘小乘,他都能圆融地融合到一起。 他执行小也是大,执行大也没有相。 所以说,我们在修行中不光要严格持戒,更要发菩提心,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因为没有菩提心就没有动力。 大小是权教,都是为了显出实相来。 过去,那是我刚出家的时候,有一个师兄,我去了以后他就问我,他说:“有的人说,守出家戒是小乘,那菩萨戒才是大乘,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反正我们俩也熟悉,他可能是顺便考考我。 我答:“根本就没有大乘和小乘。 ”后来我又说了一点儿别的。 他听完以后点头认可,那意思是:你说得对。 那为什么说有大有小呢? 那只是个权教,是为方便度人。 这个大小本来不存在,佛所说的法本来都是一实相,关键在于用心。 (摘自《二〇〇二年为僧众开示》《依教奉行》《四十二章经讲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 ——《法华经》——访问小程序 佛历·日中时刻☟溯源法语微信公众平台由在家信众个人创建并管理不代表任何组织和机构所发内容多选自大悲寺 - 溯源佛教网关注本平台,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0-02-06 22:25:3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4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