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它,灾难消、恶鬼离…… 内容: 佛说戒消灾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 尔时,有一县,皆奉行佛五戒、十善,一县界无酿酒者。 中有大姓家子,欲远贾贩。 临行,父母语其子言:“汝勤持五戒、奉行十善,慎莫饮酒犯佛重戒。 ”受教而行,往到他国,见故同学、亲友相得欢喜。 将归,出蒲萄酒欲共饮之,辞曰:“吾国土奉佛五戒,无敢犯者,饮酒后生为人愚痴,不值见佛。 旦辞亲行,父母相戒以酒蒸,仍违教犯戒,罪莫大也。 知识区区,别久会同,心虽悦喜,不宜使吾犯戒,违亲教也。 ”主人言:“吾与卿同师恩,则兄弟,吾亲则是子亲,父母相饮岂可违之? 若吾在卿家,必顺子亲。 ”事不获已,乃听饮之。 醉卧三日,醒悟,心悔怖惧。 事讫还家具首于亲,父母报言:“汝违吾教,加复犯戒,乱法之渐,非孝子也,无得说之为国作先。 ”便以所得物逐令出国,无宜留此。 子以犯戒为亲所逐,乃到他国住客舍家。 主人所事三鬼神,能作人现,对面饮食、与人语言。 主人事之积年疲劳,居财空尽而家疾病、死丧不绝,患厌此鬼,私共论之。 鬼知人意而患苦之,鬼自相共议:“此人财产空讫,正为吾人耳,未曾有益,令相厌患。 宜求珍宝以施与之,令其心悦。 ”便行盗他方国王库藏好宝,积置园中,报言:“汝事吾历年勤苦甚久,今欲福汝使得饶富,此乃快乎? ”主人言:“受大神恩。 ”鬼曰:“汝园中有金银,可往取之,方有大福令得汝愿。 ”主人欣然,入园见物奇异,负挟归含,辞谢受恩:“明日欲设饮食,愿屈顾下。 ”施设肴馔皆办,鬼神来诣门,见舍卫国人在主人舍,便奔走而去。 主人追呼:“请还! 今设微供皆已办具,大神既已下顾,委去何为? ”神曰:“卿舍尊客,吾焉得前? ”重复惊走。 主人还归坐自思惟:“吾舍之中无有异人,正有此人耳? ”即出语言,供设所有,极相娱乐。 饮食已竟,因问之曰:“卿有何功德? 于世有此,吾所事神,畏子而走。 ”客具说佛功德五戒、十善,实犯酒戒为亲所逐,倘余四成故,为天神所营护,卿神不敢当之。 主人言:“吾虽事此神久患厌之,今欲奉持佛五戒。 ”因从客受三自归、五戒、十善,一心精进不敢懈怠,问佛所在,可得见不? 客曰:“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往立可见。 ”主人一心到彼,经历一亭中,有一女人端正,是啖人鬼妇也。 男子行路回远,时日逼暮,从女人寄止一宿,女即报言:“慎勿留此,宜急前去。 ”男子问曰:“用何等故,将有意乎? ”女人报曰:“吾已语卿,用复问为? ”男子自念:“前舍卫国人完佛四戒,我神尚为畏之乃尔,我已受三自归、五戒、十善,心不懈怠,何畏惧乎? ”遂自留宿,啖人鬼见护戒威神徘徊其傍,去亭四十里,一宿不归。 明日男子进路,见鬼所啖人骸骨狼籍,衣毛为起,心怖而悔,退自思惟:“我在本国,家居衣食极快足用,空为此人所化,言佛在舍卫国,来睹奇妙,反见骸骨纵横。 ”恶意更生自念:“不如还,彼女人将归本土,共居如故,不亦乐乎。 ”即时回还至亭所,因从女人复求留宿,女人谓男子:“何复还耶? ”答曰:“行计不成故回还耳,复寄一宿。 ”女言:“卿死矣! 吾夫是啖人鬼,方来不久,卿急去! ”此男子不信,遂止不去,心更迷惑淫意复生,不复信佛三自归之德、五戒、十善之心,天神即去无复护之。 鬼得来还,女人恐鬼食此男子,哀愍藏之瓮中。 鬼闻人气,谓妇言:“尔得肉耶? 吾欲啖之。 ”妇言:“我不行,何从得肉! ”妇问鬼:“卿昨夜何以不归? ”鬼言:“坐汝所为,而舍尊客宿,令吾见逐。 ”瓮中男子踰益恐怖,不复识三自归意。 妇言:“卿何以不得肉乎? ”鬼言:“正为汝舍佛弟子,天神逐我出四十里外,露宿震怖,于今不安,故不得肉。 ”妇闻默喜,因问其夫:“佛戒云何悉所奉持? ”鬼言:“我大饥极急,以肉来不须问此,此是无上正真之戒,非吾所敢说也。 ”妇言:“为说之,我当与卿肉。 ”鬼类贪残欲食无止,妇迫问之,因便为说三自归、五重戒:一曰慈仁不杀;二曰清信不盗;三曰守贞不淫;四曰口无妄言:五曰孝顺不醉。 鬼初说一戒时,妇辄受之,五戒心执口诵,男子于瓮中,识五戒随受之。 天帝释知此二人心自归佛,即选善神五十人拥护两人,鬼遂走去。 到明日,妇问男子:“怖乎? ”答曰:“大怖! 蒙仁者恩,心悟识佛。 ”妇言:“男子昨日何以回还? ”答曰:“吾见新久死人骸骨纵横,恐畏故屈还耳。 ”妇言:“骨是吾所弃者也,吾本良家之女,为鬼所掠取。 吾作妻悲穷无诉,今蒙仁恩,得闻佛戒,得离此鬼。 ”妇言:“贤者! 今欲到何所? ”男子报言:“吾欲到舍卫国见佛。 ”妇言:“善哉! 吾置本国及父母,随贤者见佛。 ”便俱前行,逢四百九十八人,因相问讯:“诸贤者从何所来、欲到何所? ”答曰:“吾等从佛所来。 ”问言:“卿等已得见佛,何为复去? ”报言:“佛日说经,意中罔罔故,尚不解,今还本国。 ”贤者具说本末,以鬼畏戒高行之人,意乃开解,俱还见佛。 佛遥见之则笑,口中五色光出,阿难长跪:“佛不妄笑,将有所说。 ”佛语阿难:“汝见是四百九十八人还不? ”对曰:“见之。 ”佛言:“此四百九十八人今得其本师,来见佛者,皆当得道。 ”五百人至佛所前,为佛作礼,一心听经,心开意解,皆作沙门,得阿罗汉道。 佛言:“犯酒戒者,则是客舍主人,与此女人,累世兄弟也。 然此二人,是四百九十八人前世之师也。 世人求道,要当得其本师及其善友,尔乃解耳。 ”佛说经竟,诸比丘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出自《大正藏》第 24 冊 No. 1477)访问小程序 佛历·日中时刻☟溯源法语微信公众平台由在家信众个人创建并管理不代表任何组织和机构所发内容多选自大悲寺 - 溯源佛教网关注本平台,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0-01-26 18:16:0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4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