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买保险不如修福报 内容: 学佛后,我发现如果学一些《易经》,或者《黄帝内经》,这些都是比较好。 懂了后,就更增加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尤其是更明白佛法的高度。 众生因缘不同,对佛法的认识也不同。 比如说,有的人喜欢买保险,年纪轻轻就给老年买保险,害怕老了生病。 所以存几块钱到老年时用,也是好的。 当然,这个问题,要两个角度看待,第一个,如果怀着珍惜福报的因缘,把钱省下来到老年时用,现在多受苦,老了享受福报,这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觉得买了保险,老年就有保障,而不是为了培养晚年时的福报,那这个想法,就不好了。 讲一个邓通的故事:汉文帝时,邓通是皇帝的宠臣,有一天相师跟邓通说,他到了晚年会饿死。 汉文帝听到相师这样说,就为邓通想办法。 皇帝拥有天下,怎么能让一个宠臣饿死呢? 就把一座铜山都给了邓通,允许邓通造钱。 自己家里可以生产钱,这样皇帝和邓通都觉得万无一失了。 后来,皇帝去世太子继位,因为邓通仗着有钱有势,无恶不作,太子看不过去,他继位以后,就把邓通所有的家产都没收,同时把他流放。 结果真的如相师所言,邓通最后还是被饿死了。 如果邓通懂的培养福报,到晚年也不会饿死,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但是他不懂珍惜福报,只懂得用权术,小聪明而已,那时天下流通很多邓通的铜钱。 人有千算,天只是一算,结果呢,邓通还是被算准了。 他不知道如何改变命运,以为耍小聪明就可以了。 如果要保险,最好的方式,是忏悔罪业,同时多培养福报。 这是最保险的。 现在保险业这么发达,也说明人心的不安全。 因为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也不明白如何改造命运,被业力所流转。 而改造的方式,也是耍小聪明。 所以古人说,留钱给儿孙,儿孙会败坏,留书给儿孙,儿孙可能不读,不如好好积累阴德,自然儿孙绵长。 那老年也一样啊,留多少钱给老年都没有用,不如多积阴德,培养福报到老年时用。 根据相学,下巴尖、地额不够方圆的人,老年都不太好,没有福报。 那要怎么样? 赶紧培养福报,多布施,多做善事,命运改变,面相也自然会改变。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上讲:“夫人得道皆从善生。 经戒自御心身口。 善为大铠不畏刀兵。 善为大船得渡河渊。 有能守信室内和安。 现世有庆福追自然。 行之得报非神授予”。 如此来看,真正的保险是什么,不言而喻了。 (整理自福安观音寺) 发布时间:2020-01-10 09:01:5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6:5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