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疾病其实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 内容: 本文来源:日月精舍01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天下本无病。 但生病时,我们的痛苦实实在在,这时候看「天下无病」这四个字,多少觉得有点虚无缥缈。 「我不是看不见症状,或者不了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强调一点: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 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 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感冒、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个代号,比如这个人叫张三,那个人叫李四。 我们很容易被代号困住,忘记去看它背后的实相。 比如你受了风寒,这时候是病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来提醒你受了寒,让你知道该采取一些手段把寒气驱赶出去;当你吃了一些不新鲜或者不卫生的食物,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当你长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发红、脾气暴躁来提醒你,把问题的存在表达给你。 如果没有疾病的提醒,我们也许就对身体的各种超负荷和不平衡无知无觉,一直随波逐流让生活腐化下去。 「病不是敌人,是善意的提醒。」我们应该感谢疾病,而不是痛恨它。 有的人,因为从小身体不好,才去学习了太极拳,后来成为太极拳高手,身心的状态都获得提升。 对于他来说,身体不好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中的助力和善缘。 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参加各种聚会、饭局,然后来找医生看病,说「我失眠了,给我开点药调理吧。」表面看来,他在积极地求医问药、解决问题,但其实,不论是求助于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他的潜台词是:「你来帮我搞定失眠这个问题吧,搞定了我才能继续有精神参加party啊。」他丝毫没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也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愿望。 这种情况下,医生即使有心也无力,孤掌难鸣。 只有病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医生的帮助,医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会让一些现象发生改变。 这才是疾病作为一个信使存在的意义。 02有时,你不需要医生有个人去看病,说他眼睛发胀、视力模糊,已经一周了。 医生问他,是不是这一周用电脑、手机太多了? 他才发现,最近一周确实用眼过度了。 这时候他根本不需要找医生,尽量不用电脑、手机,休息一两天就能恢复了。 而不是去找医生治疗,治好之后继续不知疲倦地看手机、玩游戏。 有个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压力特别大,晚上应酬也多,经常喝酒,血压很快升高。 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需要治疗,他的血压升高是因为他身体的频率与他最近的生活节奏不和谐不平衡。 只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变这种不和谐,血压就会降下来,不必找医生的。 「大多数高血压或者高血糖之类的病,都是生活方式方面的病。 改变生活方式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消失。」如同大自然有风霜雨雪,人的身体有疾病也是自然现象,无需恐惧。 「病都只是一种现象,一定不要恐惧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去找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出现了? 怎么去改变它? 医生是一个助手,不是一个决定者。 最大的医生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已经没有了修复能力,医生是无能为力的。」疾病绝对不是坏事。 我们会酸痛,会失眠……都是不同的症状,有着不同的原因。 我们去找到这个原因,比直接去消除这个症状,要重要得多。 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责任都推给医生,而是跟医生一起商量,怎么找到问题的根源,怎么改变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 A心智模式在我的理念里,中医首先是一个心智模式,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生。 当你的心智模式改变,心态就发生很大的改变,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见了。 B生活方式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体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C医疗模式第三个是医疗模式,属于扶偏救弊,亡羊补牢,是为了补充前两者的不足而存在的。 如果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为基础,医疗模式就变得很轻松。 但现在医疗模式被过于强调,我们对于医生和医院过于依赖,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 现在很多病都是越治越多,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现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多少倍。 越治越多,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疗模式出了问题。 推荐阅读管自己,是佛;管别人,是魔念药师咒为什么能治病? 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多是素食者一篇自述:我坚持放生4年的改命奇迹! 寂静老师:当代最强大的神医在哪里? 调心最好的方法是禅修 发布时间:2019-11-23 23:05:1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7:1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