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加行没修完就死了怎么办? 内容: NEW  BOOK2019《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连载 30往期:《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1《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2《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3《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4《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5《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6《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7《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8《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9《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0《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1《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2《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3《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4《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5《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6《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7《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8《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9《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0《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1《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2《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3《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4《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5《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6《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7《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8《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9四,思维轮回过患可以鞭策修行解脱。 思考轮回痛苦以后,一定会鼓励我们希求解脱。 没有信仰的人不想解脱可以理解,可很多学佛的人也没有想到要修行、要解脱。 他们自以为婚姻、家庭顺顺利利,工作、收入差强人意,身体暂时没有问题,故而不觉得人生有痛苦,一切都十分满意,为什么要去解脱? 解脱大可不必! 这都是视野狭窄、缺乏远见的表现。 因为对轮回的了解非常肤浅皮毛,只看到眼前,却没有考虑幸福背后的无常。 这种人的想法,就像不愿意给汽车买保险。 认为汽车现在好好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可明天、后天会不会出问题,下一个月会不会出问题,你能保证吗? 我们普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明天一定是今天的延续。 今天是什么样的,明天也一定是什么样。 今天婚姻顺利,收入稳定,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明天也一定是这样,明年也是如此。 从不考虑世事变化无常,因果循环变幻莫测的事实。 要知道,在未来的每一分钟,乃至每一秒钟,世界都会发生变化。 变化的方向,不是按照任何人的臆想和要求,而是由它自身的因缘来决定的。 在因缘当中,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过程纷繁复杂。 谁知道明天家庭是什么样,身体又如何? 还有另一种人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虽然他的婚姻、工作、家庭都不顺利,但他仍然对轮回充满了希望:虽然我今年不顺利,可我明年一定会顺利的。 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定会成功。 我们的教育也一直在给我们灌输这样的东西,并美其名曰励志。 可生命如此短暂,很多人坚持了一辈子,走的时候结果更惨。 即使获得了成功,又有多少时间能享受成功呢? 事情往往是这样,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身体已经迈入亚健康的状态,甚至糟糕到已经丧失了享受物质刺激的功能、对感官刺激心生厌烦的程度。 成功在哪里? 下一辈子会不会成功,还要看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吃、喝、玩、乐、钱财、名声、地位等等,就是杀盗淫妄等恶行,那我们的来世一定不会是成功的,而肯定是失败的。 除了解脱,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因缘的约束。 为什么解脱不受因果的约束? 因为解脱是无为法,不受因缘的制约,已经超离了因缘的范畴,是永恒不变的。 现在没有痛苦,的确值得随喜。 这肯定是你前世让很多人高兴、满意,或者是消除了很多人的心灵恐慌与痛苦,所以今天你的心灵状态非常好。 这是自己的福报,应该好好珍惜。 但在生老病死面前,你还能继续逞强吗? 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整个六道轮回当中的冰山一角。 要看到轮回的全景,必须跳出自己的局限,站在佛陀智慧的高度去洞察。 如果已经明白轮回是痛苦的,却只是像一个旁观者看戏一样,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没有想要赶快脱离轮回的决心,就是缺乏再三思维的表现。 只有在一想到轮回,立即感到毛骨悚然,发誓一定要尽快从轮回中解脱,才是有了出离心。 没有达到这种地步,就还需要修外加行。 如果基础不牢,以后就有可能退失。 在比较顺利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在学佛,自己为了好玩、社交或赶时髦,便加入了学佛的队伍。 可真正有一天面临痛苦或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比失望,甚至抱怨佛法:我学佛学了这么久,为什么还要遇到这些困难呢? 不是说学佛可以解决痛苦吗? 看来学佛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利益,我不想再学了! 这不是佛法的问题,而是自己没有锻炼,所以佛法起不到作用。 万丈大厦从地起,解脱的大厦,也必须要有出离心的支撑。 很多人说思考很枯燥,这都是没有深入思维,将思维当成形式,只是程序化地过一遍,所以内心没有任何感受的结果。 任何修法都是一样,只要进入状态,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感悟与震动。 有了感悟以后,不但不会认为思维很枯燥,反而会法喜充满。 我们不要以为,两三天就可以修出出离心。 要知道,世间的成功都是这样,除了个别有福报的人以外,大多数人想要成功,必须付出代价。 解脱的道路更是崎岖漫长、曲折艰苦,只有狠下功夫,不断挑战自己,才会有比较理想的结果。 两三天就想见效,完全是痴心妄想。 但如果害怕艰难困苦,不愿走解脱道,等待我们的,将是更惨的地狱深渊。 坚持走下去,虽然开始的时候有一点枯燥、艰难,但总会守得云开雾散,得见天日,那时就能体会到远远超过吃喝玩乐的至高无上的享受。 以上四个鼓励,是大家很熟悉的四外加行。 藏传佛教的所有教派,都以此为基础,并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基石。 修持四个修法的结果,就是生起出离心。 若是一辈子只修四加行,而没有来得及修其他法,也没有问题。 有了出离心,就有了非常好的基础,下一世再坏,也坏不到什么程度了。 若是出离心没有修好,又去修菩提心;菩提心没有修好,又去修空性等等,最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来世的命运也只能每况愈下。 无论修行还是工作,都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 做好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这才是稳操胜券的标志。 To Be Continue无论修行还是工作,都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 做好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这才是稳操胜券的标志。 ——慈诚罗珠堪布长按二维码关注 发布时间:2019-11-21 14:56:5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7:1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