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医养生 | 二十四节气——立冬 内容: 摘要:立,建始也;冬者,终也,万物收藏也。 本文来源:石室禅院慈善会“落叶黄,寒风狂,立冬时节又登场;花带露,月如霜,一天更比一天凉。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者,终也,万物收藏也,动物藏身规避寒冷,经过秋收的人们也已将收获收藏入库。 立冬. 三候立冬的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这两候直观地表现了立冬前后天气的变化情况。 立冬时节北方的冷空气已经有了较强的实力,并逐渐向南方移动。 水面开始结冰,土地也开始上冻,是这种气候变化最直观的表现。 当然,二十四节气以及相应的物候,实际上主要是对我国古代北方地区气候状况的总结。 对于长江以南地区,要到11月底才能有冬季的感觉。 而珠三角地区,更接近亚热带气候,12月份依然比较温暖。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一候就比较有意思了。 雉是野鸡,也可以指大型的鸟类,而蜃则是大的蛤蜊。 所谓秋收冬藏,立冬之后,古代的人们发现天上的大鸟都很少再见,同时海边的人们则发现海中开始出现大的蛤蜊。 由于蛤蜊的花纹和雉的羽毛颜色有几分相似,于是古人就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雉跑到水里变成了蜃。 这其实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天地之间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一种认识。 立冬. 习俗迎  冬古代的皇帝在立冬这天会有迎冬之礼,这一礼仪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比如《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是月也,以立冬。 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天子乃斋。 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 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  现在有些地区还保留了祭冬礼,或许是古时迎冬的遗存。 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 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人们现在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饺子再次成为人们的新宠。 冬  泳有些地区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湖北武汉、江西宜春等地,冬泳爱好者在立冬这日以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立冬. 养生立冬. 吃什么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故而立冬有补冬的说法,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宜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保证蛋白质供应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 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C摄入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 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A主要来自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增加蛋氨酸摄入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 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 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 如芝麻、葵花子、酵母、叶类蔬菜等。 立冬. 养藏阳气适当运动冬季也应当适当动动筋骨,通过慢跑等运动抵抗疾病侵袭,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宜大汗淋漓,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锻炼之前热身很重要。 早睡晚起立冬之后,生活起居应早睡晚起,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允许,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 多晒太阳冬季日短夜长,光照时间短,黑暗容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多晒太阳,因为光照可抑制大脑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让情绪变得缓和积极。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适当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 推荐阅读一切都是“神”病老虎吃草,山羊吃肉这个世界会怎样想要“精气神”,先要补五个漏洞林则徐“十无益”格言,这才是人生的真谛没事常揉揉这3处,90%疾病都消除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自证语言:你信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发布时间:2019-11-08 18:58: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7:2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1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