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十一
发布时间:2025-11-17 09:22:25 | 来源:素超人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总第八讲之:小康社会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1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小康社会

这样发展下去,人民聚会一处,安居乐业,各自建立私产,没有政府管治,人心纯善无争,共享太平。整个时期叫资本主义也不合适,叫社会主义也不合适,其实当时应当叫做民族社会时期,是由一群一群的人来初步形成社会的这一阶段。

它的特性是:即使不耕也有吃的,如果耕作就能吃得非常好。那么既然有了这样一种特性的社会,当时就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小康时代,但它是在封建社会时期的范畴之内的,这与我们的常识相反,我们认为封建与社会必定分开,但当时记录是不分开的(至于是否有经典翻译方面的问题,是否翻译有顺应当时政治需要的问题,需要考察)。这个时候,凡是所有的田地物产,人民会认为是私有的,不跟别人去共着,这就是封建思想,封建思想指的是这个。封建的思想和共产的思想相反。

社会的主义,他们都知道这种小康的生活状态,即使不耕也有吃的,如果耕作就能吃得非常好,是比较理想的,应该往那个方向发展下去,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奔小康类似,现在,我们的国家有着更好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我们现在的主义更旨向于大同世界。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