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是睡眠中的现象,是由颠倒妄想所成,而睡眠则是常人生存所必需。古人云至人无梦,释尊已断离三界烦恼,远离一切颠倒,释尊有梦与睡眠吗?
对于释尊是否有梦,虽然个别宗派说有,但大众部与有部等诸多宗派一致主张没有。如《大毗婆沙论》就说,从凡夫到阿罗汉都有梦,唯独佛断尽所有颠倒习气所以没有梦。
至于释尊是否会有睡眠,各宗的主张就不同。大众部主张佛没有睡眠,有部则认为佛有睡眠,他们在《大毗婆沙论》中还举出佛在经典中的原话我极热时,为解食闷,亦暂睡眠,并说佛并非因为无明烦恼,而是为了调身等原因而有睡眠。
因此,即使释尊暂时有睡眠,也绝非凡夫的颠倒梦想,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即使睡眠也安住于定中。
对于睡眠问题,佛曾经开示: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睡眠者是愚痴活、痴命,无果、无利、无福。我当不眠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中释尊教诫大众: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法句譬喻经》记载释尊度化贪睡比丘的一则故事:
释尊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比丘心智昏沉,每天饱食之后,就关起门来睡觉,贪图身体的快意舒适,从不观修无常等法,就这样懈怠度日。有一天,释尊知道他还有七天就要命终,怕他因此堕入地狱,就来到他的住处,教诲他说:咄起何为寐?螉螺蚌蠹类,隐蔽以不净,迷惑计为身。焉有被斫疮,心如婴病痛,遘于众厄难,而反为用眠?思而不放逸,为仁学仁迹,从是无有忧,常念自灭意。正见学务增,是为世间明,所生福千倍,终不堕恶道。比丘听后非常惊怖。释尊问他:你可知道你过去世的宿命?比丘说:不知道。释尊告诉他:在过去维卫佛时,你曾经出家修行,那时你贪求名闻利养,既不诵经,也不思维佛法,饱食终日,懒散不勤,命终之后堕落为生长在黑暗中的虫类,投生为寄生虫、螺、蚌和树中蠹虫,几十万年间始终缠绕在罪业网中。这一世你终于受完了罪报,生而为人,得以出家修行。为何还要重蹈覆辙,贪着睡眠,以待来日堕落?比丘听了过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缘,全身毛骨悚然、心生惭愧,自此一心念道,勇猛精进,终于断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