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个很大的麻烦。这次课程,我将它当作是对大家建议性的学习,可千万不要认为,我现在教大家就是我有此证悟,或已经有此水平。我只是将理路告诉大家,是一个提前的修行预备,现在还不是你将修行完全交给我,我来指导你用功这样的情况。目前,可以提供个人有限的经验。
德相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体证。具足德相的师父才是可以依止的。本次学习结束后,大家一定要找到一位值得依止的具备德相之师,这样修行才能有进步。
这是说收徒弟的事情。着魔的现象中,不仅有做弟子,还有做老师的事。自己做老师,将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人拉拢到身边为其作依止,教他去修行,冷落了具备堪能的弟子。这也是一种有魔障的表现。
自己身边的同伴、道友之间的矛盾大,行为与见地都不能磨合,这也是魔入的现象。
将修行视为困难,将该做的事情视为困难,转入逆境,这也是有一些障碍出现了。
前面说魔进入的原因是,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修行教授,便开始勇猛修行了,或者初学的人就开始闭关住山了。此处是说不顺次第修行,魔障已经现形,已经在真正起作用了,这是一个标准。但,并不是说学到有阶梯的道次第就绝对能顺道次第,而不讲究就绝对不顺,超越次第者也可顺次第。
如果自己的修行还是比较谨慎,在按着步骤走,那就可以放心,没有问题。如果已经乱套了,不遵守次第,还在勇猛精进,那可能会有麻烦。
将佛的法当成一种儿戏,当成戏论,在言谈中很轻慢地说来道去,这也是魔入的现象。
如果已为人师而自知少德,应当速自增进,或让弟子依止其他有德的修行人,自己仅助之学修即可。
如果身边的友伴对三宝没有信心,也说明自己的问题。
对佛法有信心是好事,维护自己的修行也是好的,但是喜欢向一些没有信心、根本无法领会深义的人对牛弹琴一样地说佛法,乃至将与修行核心问题相关的重要话题、修行的诀窍也讲给一些盲目无知者听,这也是问题。
自己没有时间修行,却想得到一个很好的禅果。天下有这种便宜事吗?
经常去熟悉堪與学、风水或使用密咒,就像商人一样,将这些天天挂在嘴边,妄求捷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以佛教的法来谋取生存,做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即所谓的借佛敛财。
五种邪命,在此不详细讲了。
这着重是对修行人与僧团来说的。但是现在反过来了,现在希取供养的往往是那些只要僧团能做到的我也做到,但是你们在修行我可以不修行,你们不敢要供养,我敢要供养的一批人,这是很明显的魔眷。
如果依止了损害三宝、三宝戒律或众生的恶人恶境,是必定不利于己的。
很多人有个习惯,总想着一种不善的境象,以此作为自己用功的对境。当自己身心很疲羸很脆弱时,就会有一种境界出现,便执著于那种境界,后来发现自己好像知道别人身上有什么病,可以给别人治疗;或在那个境界中祈求,获得一种新生力量似的,神就帮助他将别人的病治好了;或知道别人过去与未来的事,这就是所谓的行坛下马、占卜求卦的情况。这其实就是一种境界,如果心常常去依止此种境界,便是一种魔境。
喜欢没有实际意义的世俗戏论,互相的绮语说来道去,引以为乐。
喜欢特别扰乱的人众群体,不喜欢比较理性的氛围,喜欢没有道理、无理取闹的场合。
这包括做弟子与做老师两种情况。如果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心中常常有一种骄满、染污或者有其他想法的心态,这样的依止便有问题。
在行放逸时,不能对身、口、意三门的状态了了分明。
与异性聚集在一起喝酒吃肉,没有正事儿。
喜欢别人虚假的赞叹,喜欢世间真实的利益,无论真还是假,都是在世间八法的范畴之内。这些犹如过眼烟云,对于修行与人生都没有实际的意义,执著在上面很容易出现魔障。此处所说的是已经现形的部分。
事业太多,技能太多,都是有一定问题的。人生精力有限,应当量力为之。如果这些事情过多,有时难免将事做坏,而且也会过分损耗身心。
相反,如果坐处较为单一,那么有利于止的修习。
这两个好理解。
以上这些,对修行人来说是十分严肃的话题。如果出一个考题:大家想想自己有几个魔?如果一个一个来对,就会发现自己有好多。我也有好多,大家都是学生。以上所提出是确定的真理,也一定是大家修行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到魔,多数人可能会想到高头大脸、獠牙红眼的形象,这才是魔。那可不一定,还有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其中包括魔王眷属、魔王妻子非常复杂。实际上有很多魔是无形的,或者就是人性格中那些与修行不相应的部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魔理解为坏人、坏事,或妖魔鬼怪、魍魉精魅。它主要指在菩提道的进程中,出来阻碍修行的魔障。
对于魔这件事,还要以一个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以信心与欢喜心来逐渐调试,给自己一些从魔王眷属手中逃脱的生机,生机得自己给自己安排。我们虽然与五地的菩萨不一样,有很多修行的问题,但问题越多,需要做的努力越多;现在能发现的越多,说明我们的机会越多。因为能发现就说明自己在从这一个境界跳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已经知道台阶了,这是一个智慧的财富。
了解了魔障这部分知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检验自己是不是利根,因为利根的菩萨在资粮位时,就不被这些魔障所侵扰、引夺了,而即使最钝根的菩萨,到第五地时也彻底解决了。如果现在还有,到第五地也不是问题;如果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就乘胜追击,尽快达到第五地。
大家要以欢喜心,留有余兴地好好用功。功课是很重要的,每天不一定要很多,但要给自己安排一点,将它当成一种生活,一定会受益无穷。不要很多,让自己感觉轻松,留有余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