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之人应该知道佛有法、报、化三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
比如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就是属于累劫无数美好的因,报应成就如此庄严的果,所以祂叫做报身佛。
而释迦牟尼佛是因为娑婆世界的因缘需求,所以应化到娑婆世界来教化众生,当然,祂可能会化身到其它世界,所以叫化身佛。
关于法身比较微妙,也非常有意思。
佛在成佛前,法就遍一切处,成佛之后,法就被具象理解,并真实定义,所以称为佛的法身。
换言之,不管在哪里,法身都在你身边。所以我们一直都被佛的法身所包围着,只是我们没去看见而已。
有时晚上经过坟墓的时候,你心里会害怕,会担心走着走着就突然多出一个人来?
其实你不用担心,佛的法身永远都在你的身边。
只要你自己的心是敞开的,法的力量就一直都在,你孤独无助的时候它会是你的支持,所以不需要害怕,因为你一点都不孤单。
既然法身遍一切处,你怎么会孤单呢?当你无助、痛苦的时候,佛就在你身边。
但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如果佛在我身边,为什么我还会碰到让我痛苦的事呢?难道佛眼睁睁的看到我们这么痛苦而置身事外吗?不会的。
因为只有自身走过这些考验,才能促进我们的智慧跟成长。

同样的,别人经历的苦痛,得到的是别人的成长,与你无关,当然也换不来你的领悟。
就像你肚子饿,佛没有办法帮忙吃饭一样,你自己的功课佛能帮你做吗?你自己的业障,佛能帮你解决吗?
没办法!只能靠自己。
吃饭、睡觉、大小便都得靠自己;超越自己的障碍,还是要靠自己。
佛能给你什么?加持。所谓的加持,我们凭借佛法的角度,让自己不屈不挠。
说白了,就是在我们累了想放弃时,后面还有一个为我们加油打气的力量;在我们迷惘陷入黑暗中,佛法能让我们面前那一盏灯不致熄灭,至少我们还有个方向。
你不要傻到以为请师父给你摸摸头之后就可以成佛了,或是包个红包供养师父,过去的业障就可以消除,没那么便宜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

好,再来说说什么是业障?
业障说穿了就是我们过去世没解开的结,持续在这辈子折磨我们的东西。
业障就是我们必须要超越的内心功课。
它能折磨你,是因为过去做的憾事,所以此生很痛苦。
如果我们再往前推,上辈子怎么会干坏事?因为糊涂、贪婪、瞋恨、嫉妒这些习性如果现在还有,这辈子不去学会、超越,那下辈子还会再来。
每一个环节的小圆满,都是成佛之道的大圆满中不可或缺的。
所以你要趁学佛的机缘,有勇气去看到自己生命内在需要去改变的是什么?
成佛也许是遥远的未来,但重点可以放在当下的快乐上面。
所说的诸多糊涂事,每超越一个,都能得到更多的自在与安然。

我再举个例子:佛教有个布施得富贵的说法。
倘若上一辈子悭贪吝啬,或者偷了人家的东西,又或是强盗抢别人的钱财,那这一辈子恐怕摆脱不掉贫穷的困扰。
因为今生贫穷,学佛之后的你也许心里面会这样想:上辈子舍不得布施,所以这辈子贫穷,所以这辈子要多布施。然后虽然内心不愿意,也会勉强自己做布施。
当然这不能说不对,但学佛要能抓到重点,七觉支里面有个择法觉支,意思是不要流俗的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或客观判断。
上述的重点不在于过去生的吝啬或贪婪,而在于你过去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会有吝啬与贪婪的信念或习性?
既然称之为习性,上辈子有贪习,这辈子估计也存在。
为什么会吝啬?是不是缺乏安全感?因为东西给了人家自己就没有了。
或许曾经的一无所有让你对失去产生莫名的恐惧,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不能没有的不安全感。
又或许可以追溯到更久之前,曾经想得到一样东西却没有得到,内心的渴望一直没有被满足,心里落空有匮乏感,于是需要频频向外抓取能满足自己的物质。
感情也一样,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安全感极强的人,面对感情、亲情时的控制欲。
这非常有意思如果愿意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去观察一下内心的恐惧,再往前推它的源头,你的内心或许会不加思索地跳出一些念头,这些念头就是直击灵魂的答案。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明海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