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常说要学会去爱自己、勇敢的面对自己,才能找到快乐的人生。但是也有人会说:师父啊,很多师父都说:要爱众生,要以众生为念!
好,各位不要忘了,你也是众生其中一个。有些人似乎都把自己给放弃掉了,省吃俭用,连生病也不好好治病,外表看起来都邋里邋遢。好不容易有点钱之后,就拼命去做布施,不照顾自己。
这看起来很慈悲、很有爱,但是,当我们不懂得爱自己的时候,你内心里那个爱的满足感是产生不出来的,你以为的慈悲或爱,都只是骗外面或骗自己的表象。
你以为爱众生,就是拼命把自己仅有的东西往外掏,不管是无形的情感也好,有形的财富物质也好,一直往外掏,直到掏空了,就陷入了牺牲的情境陷阱里。
说到这里,各位要注意一下,有了牺牲,意味着存在委屈;有委屈代表不平衡(付出与收获不对等),一旦天秤倾斜了,就会期待有补偿来恢复平衡,一旦期待落空就会失衡这个不好的结果也叫做失望。
有意思的是,我们很少检讨自己在发心的过程中,是否有观念上的瑕疵,一旦长久以来的信念崩溃后,肯定都辩解我这么爱众生,都已经无我了,为什么没有获得佛经说的福报丰厚,甚至自在平静呢?
好,我们来看看到底为什么?首先,你所谓的无我,有没有刻意用忽略自己的方式来展演,打算牺牲自己来换福报?如果有,你的失望理所当然会出现。因为你把自己看成不重要的人,是可以牺牲的或交换的。
佛说过一句名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里的我,指的可不是爱吃爱喝爱漂亮的我,是你本来具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切惟心造的我。而我是无法被牺牲或被交换的。
其次,你内心巨大的力量或整个法界的力量,为了满足你内在所聚焦的目的(不爱自己),会发生很多让你感觉你不被重视,或者你是不重要的之类的事件来配合你的愿望。所以当你自己都不珍惜自己,你觉得上天要替你珍惜眷顾你,这个就是不当的信念了。
曾经有位太太很焦虑的来找我:师父,我觉得我先生现在好像不爱我了,怎么办呢?
我问她:我们先不要谈你先生爱不爱你,你自己爱不爱自己?
她想了一下说:我都五十岁了,是大家俗称的黄脸婆,自己看起来也不可爱。
我说:你看自己都不爱自己,还要让你先生爱你,这不是为难人家吗?
她笑了。
我继续举了个例子:我们把这个瓶子比做是你,你自己都讨厌这个瓶子,再拿到你先生面前对他说你必须爱它,你觉得这合理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都不爱自己了,叫你先生怎么来爱你?
你得先把自己活成自己会喜欢的样子。当你愿意去爱自己,给自己力量,给自己满足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喜欢你了,当然,你先生也不会例外。
所以,当你去抱怨环境对你不好的时候,最好先看看你对自己好不好?当察觉环境对你不友善的时候,肯定你对自己也是不友善,甚至是讨厌自己的。
我经常强调说:要跟自己相处在一起,要多多照顾自己的心,疏导情绪,让自己起伏的心平静下来,多觉察内心的变化与爱欲的生灭,并试图观察这些情绪的起源,这些都能帮助自己往真正无我的方向成长。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明海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