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各位是学佛人,就会常听到一段话: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什么是四重(zhng)恩呢?就是:非常重大、非常伟大的四个恩典。身而为人都拥有这四个恩典,让我们活在娑婆世界中有归属感,也被这四个恩典滋润着。那么,是哪四个恩典?一是父母恩,没有父母哪有我们;二是国家恩,没有国哪有家;三是师长恩,也可以说是三宝恩,对于佛教徒来说,师父包含在师长恩里面,师长恩包含在三宝恩里面;最后一个是众生恩。
有些人会觉得很好奇。报父母恩、国家恩、三宝恩我能理解。但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去报众生恩呢?在佛经里面,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概念:在过去,或者是现在,所有的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亲。因为交叉轮回的关系,我们都曾经彼此互为父母。也就是说:无量劫以来,我曾经是你们的父母亲,而你们也曾做过我的父母亲。换句话说:我们所能够遇到的众生,包括人类和动物,在过去都跟我们有过互为父母的缘。因为众生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亲,对我们都有养育之恩,这个就是众生恩。
众生恩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含意,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布施可以修功德对不对?如果有个乞丐,我们布施金钱给他用、布施米饭给他吃、布施衣服给他穿,这就修到一份功德。但是,如果我非常有钱,我也非常愿意布施,但是没有乞丐,那你还怎么布施?怎么去修这份功德?要知道,娑婆世界确实是个很好修功德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贫富的差距,有各种苦痛,也有很多贫穷、疾病。正因为有很多人需要帮忙,我们的那颗善心才能够被成全。如果全部人都去极乐世界了,每个人都已经过得很好,都没有疾病及痛苦,我们即使想修功德,想累积资粮,也很难遇到机会。
当去到极乐世界修行证得了菩萨之后,还必须要再回到娑婆世界来成佛。因为娑婆世界才有修福德的机缘,才能够积累成佛的资粮。观世音菩萨之所以是菩萨,正是应娑婆世界众生所求而来。假如娑婆世界如极乐世界一般的话,就不需要观世音菩萨来了,因为没有人需要被帮助,也没有人需要离苦得乐。极乐世界没有苦痛,但是娑婆世界有。为什么有苦痛?因为我们的心还不够清净,被无明所困、被欲望所惑、被执著所苦。所以才需要菩萨的救度,需要佛法的智慧,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清净心。当我们拥有一颗清净心,除了感谢观音菩萨的慈悲,也要感念如母众生的恩重如山!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明海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