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发布时间:2024-08-19 04:45:53 | 来源:素超人

图片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老祖宗能引导后人走上修行之路。“香火”的延绵性和互动性,尽在其中。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国佛教界过“盂兰盆节”,意在报父母恩和六亲眷属恩,令离三途苦;中国广大民间将这一天称作“中元节”和“地官日”,阎王爷大赦,尽力拯救地狱众生,后人趁机为祖先修功德回向,传说阎王就会依此调整祖先的档案,改变祖先的命运。

    浠水仙鹤寺的地藏庙,体现了这种“香火功能”,二层的殿“地藏菩萨殿”,供奉地藏菩萨(主像),左右两边供奉阎王菩萨和城隍菩萨。一层的殿原为浠水仙鹤寺所在地的“徐氏祠堂”,后改为“应身菩萨殿”,而祠堂移建到地藏菩萨殿门前的山上。2015年秋,装修一层殿的时候,胡师傅正干活儿,忽然进来一群“人”,是来参观的,领头的人身形很大。胡师傅以为是监工头儿,回头看却没有任何人。胡师傅感觉来者都是来参观祠堂的徐氏先人。就在胡师傅发觉到“有人”考察徐氏祠堂的两天后,监工负责人心广居士告诉我,头天凌晨做梦,有个无人祭祀的墓主人追赶他向他讨要牌位。梦中有人指点他,追他的人是本村某某的先人。

   “阎王”是梵语音译“阎魔罗阇”的简称,阎王在《地藏经》中称“阎罗天子”。而在藏传佛教中,则称为阎罗法王,是佛教的护法。中国古代的僧人翻译佛经,有时也把阎王意译“平等王”,意即阎王赏善罚恶,处事公正,待人平等。正是这个“平等”理念与“因果报应”理念结合起来,阎王信仰才成为最有影响的中国传统宗教信仰。

    台湾印顺法师认为,土地、城隍当然可称作菩萨。《华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有主山神、主城神,都是菩萨。秘密教中,鬼畜诸天,有的是佛菩萨化现,有的是如来眷属。当代有位高僧弘法五十多年,城隍菩萨一直跟着他护法。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有时派遣当地城隍和土地代为施救。超度一个地方的亡灵,要先请山神、城隍来护法场。

    佛教的盂兰盆节,单从超度的角度说,主要救度堕入地狱道或者鬼道的众生。生活在世间的人,头是朝上的;而死后如果堕入地狱道或鬼道,头是朝下的,即倒悬,“盂兰”就是“倒悬”的意思。倒悬之苦,到底是怎样的苦呢?如果我们的先人不幸“下堕”而遭受“倒悬之苦”,我们作何感想呢?

    据涅槃经记载:佛陀有一次在恒河边打坐,五百饿鬼前来求助,他们在此无数年月,渴得口里冒烟,命将枯竭。佛陀说,恒河清流,并没有火,因你等恶业故,心自颠倒。佛以法力,除灭他们的颠倒,令其见水。于是佛陀为五百饿鬼讲说悭贪罪过,饿鬼们听闻佛法,发无上菩提之心,舍饿鬼身,转为天身。

    纪晓岚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个刘先生在古寺教书,晚上遇到两个饿鬼求助,请求把寺院厨房的残羹冷饭布施给他俩吃。刘先生不解地问,佛门经常做法事超度,为何不向和尚求超度呢?两饿鬼说,由于生前没有积下善因而堕饿鬼道近百年了,不能遇到超度善缘,所幸生前略有善德,这才能吃上残羹剩饭,不然的话,如果被关进大地狱中,即使食物送到嘴边,也会化成猛火焦炭。

    两饿鬼得到刘先生布施的残羹剩饭,发心做善事,发现有人射猎树上的鸟儿,他俩就惊吓鸟儿飞走;看到有人湖中捕鱼,就事先把鱼群驱走。两饿鬼的善举感动神明,脱离了饿鬼道,转世投生了。

图片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