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圣玄法师有座右铭曰:“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她的人生信念是:人生的意义,不是帮别人赚了多少钱,而是影响了多少个人生。她引用西方思想家的话说:在生命终点的时候,上帝不会问:你有多少钱?有多少学问?而是问:你帮助多少人改善他们的现状?
圣玄法师出家是因为体悟到:“我的生命只有当它对别人有帮助,它的存在才有意义”。她花甲之年曾到北大读博士,常开佛学讲座,有一次讲座告诫北大学子,要用七分的努力去提升我们的灵性,也要用三分的努力追求世间事。
尽可能多地帮助人,就得有助人的本事。佛法把多帮助人叫“普度众生”,把有本事帮助人叫“法力无边”。作为出家法师,圣玄法师以文殊法门为“解门”,以药师法门为“行门”。她时时激励自己的一句格言是:“若无一切心,何修一切法”。
圣玄法师早年做过英国某大型企业的主管,走遍三十多个国家,看尽人生百态。她在台湾先后获得玄奘学术研究院佛学硕士及辅仁大学宗教学硕士。花甲之年到北大读哲学博士。皈依佛门之前曾研习道教及西方宗教二十余年。她是极少数能直接用英文宣讲佛法的法师之一。
2010年至2013年读博期间,圣玄法师给北大同学开过三次佛学讲座,我亲临现场听过两次。有一次讲座主题是教北大同学如何规划人生和职业。她认为,规划人生职业,要顺从自己的天赋,“天赋”就是你的“使命”。一个人的天赋,是众多优点的集合,是让你表现最好的一个方向。
怎样找出自己的天赋呢?如果选择的职业令你“乐此不疲、废寝忘食、浑然忘我”,就是符合了你的天赋。你的一生将会成功和幸福。天赋的秘密在于它满足了生命价值的需要。
印象最深的是,圣玄法师教北大同学如何找最好的婚姻伴侣。佛法有个理论:自性宝藏在每一个人的阿赖耶识里,那里储存着我们生生世世所造的业的善、恶和无记的种子。其中包括“职业”和“伴侣”,我们要认识它,开启它,转化它。要知道,每个人的未来伴侣早已在阿赖耶识定好了,你所要做的是用“消业、止恶、行善”的功德回向给他(她),尽管他(她)还未出现。量子物理学证实,人的心灵磁波能够传递这个信息。
圣玄法师提示:虽然你的最合适的伴侣在阿赖耶识的业因库里定好了,你还要做回向才能得到,如果你没有止恶和行善,没有通过读经念佛持咒消业,最后没有把消业、止恶、行善的功德回向给自己的合适伴侣,你可能会被恶业影响错过良机,最终不善的伴侣进入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