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经》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部佛教经典,短短二百六十字的经文言简义丰、广博精深,处处即色明空,层层破妄显真,为一切众生启示解脱法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全部经文的精髓。
其中,般若是自性中本具的一种无漏智,完全由真心流露出来,清净无染,绝待圆融。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般若,不仅能令自己明心见性,离苦得乐,而且能令众生度脱生死,究竟安乐。般若有三种类别:从听经闻法,或自己研读佛典所开发的智慧,叫做文字般若;依照讲授经义所解悟的道理实际地去体验修习,叫做观照般若;在圆顿见地的基础之上,由般若观照工夫的深化,一旦觑破无明,亲证真如之心,叫做实相般若。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所需的各种条件组合而生成,这叫做缘起。所有事物既然因缘而生,自然没有恒定不变的实体,因此称之性空。缘起假象谓之色,缘生无性谓之空,我们往往不明事理,处处执着,若用空观照鉴,摄用归体,则能了达诸法当体皆空,去除颠倒妄想,故《心经》说色不异空。如果我们只知沉空守寂,独善其身,对于救度众生、进取上乘漠然视之,若用假观照鉴,从体起用,则能惠施有情而不住于相,故《心经》说空不异色。今以中观照鉴,入空证道之时不著于空,同时亦能自利利他;于普济利他之时不住于相,同时亦能藉假修真,性相圆融,色空不二,故《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通常我们不能了悟缘起因果之理,迷恋执着五欲六尘,而广造恶业,流转生死。我们若能依照《心经》般若观法而实修,便能得到真实受用,灭除烦恼而度脱苦海。恶业是苦因,去除苦因,就是去掉我们的贪心、嗔心、痴心、慢心、自私心、恼害心、嫉妒心,远离杀盗淫妄、五逆十恶之事;同时不断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广泛地去实践布施、爱语、利他等善行。既无苦因,则生死永断,自不受一切苦厄。
我们如果遵循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佛法原则,将悲智双运、自他兼利的菩萨精神落实于日常生活当中,不仅自身能从中受益,比如身心平衡,智慧提升,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融洽等等;同时我们也可以改善微环境、度化有缘人,比如民众彬彬有礼,社会长治久安等等。为了人类永恒的福祉,我们需要成为一名有信仰、有良心、有责任担当的地球公民。
原文标题:常乐我净 启智明心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邢台大开元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