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哪个朝代出现的?
发布时间:2022-12-29 11:23:57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8 | 来源:素超人

图片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难所记载。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的六个译本

1、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链接)

2、元魏菩提流支译本(链接)

3、陈真谛三藏译本(链接)

4、隋笈多译本(链接)

5、唐玄奘译本(链接)

6、唐义净译本(链接)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