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佛教的经典中,经题就是一部经的总纲,因为经题包括一部经所要说的主旨。这部《妙法莲华经》的五字经题,可说是包含了全部宇宙的真理,总摄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包括五千五百卷经的精髓。如果展开来详细的解说,就是天台三大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的浩瀚典籍,也无不尽在其中。
《妙法莲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东北耆闍崛山(又名灵鹫山、灵山)所说。当时的听众,有以文殊、观音为首的大菩萨八万人,有以摩诃迦叶、舍利弗等为首的大阿罗汉一万二千人,其他还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的八部大众,以及佛教信众如国王、大臣、富豪、学者等等,都集合在耆闍崛山会场来听释尊说法。
何谓「妙」?不可思议叫做「妙」。妙法,指全经所说的教义(法)是甚深微妙的。当初智者大师讲说《法华经》的时候,光是一个「妙」字,就讲了三个月,而有所谓的「九旬谈妙」。妙法即佛菩萨的智慧,其所说教法微妙无上,是为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之法、了不起的佛法,而佛所说的法都是妙法,包含三藏十二部。智者大师对于「妙法」,有迹门十妙、本门十妙、观心十妙之说。因为妙法的不可思议,妙法难以言诠,所以用「莲华(花)」来譬喻说明。
「莲花」有十种隐喻:
1.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离诸染污。
2.虽沾微滴之水却不滞留;表示不生恶念,不与恶俱。
3.其香广布,远近皆闻;犹如菩萨之「戒香充满」。
4.体性洁净无染;表示其清净无瑕,本自具足。
5.花开时,众人喜见;犹如菩萨诸相圆满,众生乐见。
6.柔软不涩;一如菩萨的修行,无所滞碍。
7.莲花给人吉祥如意之感;就像菩萨善行成就时,一切众生皆获吉祥。
8.莲花开敷时,花果具足;表示菩萨智慧、福德庄严具足。
9.莲花成熟时,所有见闻者诸根都得清净;菩萨成就时,众生的六根,亦获清净。
10.莲花未开时,众人已联想到莲花之美;菩萨初发心时,龙天护持,相信其必能证得菩提妙果。
莲花因为具有以上种种美德,因此以莲花譬喻妙法。
「经」的梵语是「修多罗」,正译为「契经」,即上能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能契合众生的根机。经,含有贯穿与摄持的两种意思。贯穿指如来说法的意义是一贯的;摄持是说如来普遍摄化众生而没有遗漏。还有如来金口说的教,是亘古今而不易的,所以名之为「经」。
故「妙法」,是佛所自证不可思议难得的真理。「莲华」,以莲华喻经典的洁白清净完整,譬喻不可思议的法。「经」,表本经上契诸佛之心,下契众生的根机。此部经以「莲华」为名,象徵《法华经》含具深远的妙理,在多恼浊世之中,不为世俗所染。
相关阅读:法华经概说
摘自:星云大师《法华经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