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净行品》,来看第九十一愿:
见婆罗门 当愿众生
永持梵行 离一切恶
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见婆罗门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修身守道,执持佛戒,永保梵行清净,舍离一切恶法。
婆罗门是梵语,华言净行、梵行等。《一切经音义》中讲:婆罗门,此俗人也。谓净行高贵舍恶法之人,博学多闻者也。婆罗门是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有出家有在家。
持是修持,梵行即净行。此处指佛弟子依于戒定慧三学所修的清净行。
恶与善相对。身口意三业造作了乖理的行为,就称为恶业。如身作杀盗淫,口出恶言不真实语,意业起不好的心念等。恶业犹如种子,必定会招感苦果的。
《正法念处经》云:若人舍离恶,修行慈悲心,怖畏生死者,去涅槃不远。以智断烦恼,智慧心清凉,度于懈怠垢,去涅槃不远。
如何远离杀盗淫妄等恶业呢?佛告诉我们,受持五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教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佛在世时有一位非常悭贪的长者,佛想度化他,先后派大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诸大弟子,次第到长者家乞食。长者见有人来乞食非常不悦,心生反感,所以各位尊者都一一被拒绝了。
后来,佛亲自到长者家对长者说:你现在应该修大布施了。
长者听后极其愁恼,告诉佛陀:让我做微细的小布施都不可能,更何况大布施呢?
佛说:不杀名为大布施,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是等都为大布施。
长者听后生大欢喜,赞叹世尊真是了不起。
《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可见,佛弟子由持戒断除身口意三业的恶,继而由戒生定,依定发慧,最终成就无上佛果。
可谓:
勤修梵行恶法离,
谨慎摄持身口意。
三业清净趣善道,
常随诸佛证菩提。
原文标题:学习《净行品》九十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