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种礼拜
发布时间:2022-03-27 08:32:14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36 | 来源:素超人

 礼拜是后世佛弟子为表达对三世诸佛和全部佛教典籍的恭顺之心而行持的跪拜之礼。礼拜诸佛及经典有多种积德行善,忠诚礼拜可以消宿世之业障,还可开[启]礼拜者的才智,使人远离恶业多行善事。在汉传佛教礼节中有三种礼拜,即拜佛、拜经和拜舍利。现别离就三种礼拜的行持办法及含义略述如下:一、拜佛。我辈末法众生,身处五浊恶世,只要礼拜佛陀,方是逾越全部法门之上的捷径。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末法众生,从无始以来,所造诸种恶业,彼此轮回受报,永无出期,这就象人借债相同,前债尚没有还清,又复借债,如此循环,永无止息之日。作为末世佛子,若能发大愿心,归命于佛前,诚恳礼拜,终身不懈,咱们便会清偿往世之业债,扶植未来之福果。拜佛之所以有如是积德行善,是由于人若诚意以身拜佛,则身业清净;口称佛号则口业清净,意忠诚向佛则感得意业清净。人若三业清净,不久即会成果无上佛道;能专心忠诚,可消除多世之罪。因而,诸佛如来和历代祖师都劝诫世人忆佛、念佛、诚意拜佛,实则是真实期望苦海众生提前脱离轮回之苦。拜佛的积德行善来自于拜佛时的忠诚之心,此外还要把握准确的拜佛之法。准确的拜佛办法是拜佛时合掌当胸,直身下拜,俯伏称名,其心不能被外境所染。假如妄念生起时,可高声念佛,拖长声响。念佛不能过慢,慢则简单生起妄念,又不该过快,,快即易生疲惫,缓急得中,心存正念,才是最好拜佛念佛之法。二、拜经。拜经的积德行善,亦超出于其他行持之上。由于经法为佛所说,拜经既是拜佛。恭顺诸佛有助于明晰佛法。若佛法平等修持,可福慧双至。详细而言,拜经积德行善有三,即依经拜字,则圆成文字般若;专心不乱,心缘佛经,则圆成观照般若,依经解义,籍字明心,则圆成实相般若。拜经之时,有必要心悦诚服,一字一拜,不计多少,不管日期。假如核算字数多少,日期长短,就有也许心不专心,甚至于看漏字迹,而不能到达专心专念专拜的积德行善。假如咱们只专心于何时拜完某经,核算日期的短长,咱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加速拜经的速度,草草结束拜经,假如如此,则只会增加我人色身有漏之福,却难以培育法身无生之慧。三、拜舍利。舍利的中文名为灵骨,即佛世尊金身之灵骨,因阿育王曾建塔藏骨,又称骨塔。在俗众中常常所说的佛舍利,通常指佛牙舍利和佛指舍利。佛舍利所在之处即为佛之存在。因而,忠诚礼拜佛舍利有无量难以想象的积德行善,可以观瞻佛舍利也是殊胜缘由之感化。舍利有许多灵瑞之相,在三国期间有天竺康居沙门康僧会,欲在东吴建业建寺立会塔。有人奏明孙权,孙权即召康僧会问曰:佛何灵验,汝独改形?会曰:如来迁化已过千年,遗骨人间,名曰舍利,在所应现,神耀无方。昔阿育王,统阎浮提,乃起八万四千浮屠,夫塔寺之兴,以表异化也。孙权认为康僧会言过其实,就说:若能得舍利,当为造塔。康僧会就以瓶盛水,烧香礼请至第二十天也没看到,在第二十一天五更时分,遽然听到瓶中铿然有声,康僧会自往探视,公然得到舍利,第二天早上便上呈孙权。权观舍利,五色光焰,照射瓶中,孙权拿起瓶,将舍利倒于铜盘上,舍利倒下,盘即破碎。孙权大惊,赞曰:稀有奇瑞。康僧会有曰:舍利威神之力,并不仅仅其光泽和形相,并且火烧不化它,金刚宝杵也捣不碎它。孙权不信,就命力气最大的护卫,将舍利放在铁砧上,用锤击舍利,成果,砧锤具破而舍利无损。孙权由此大为叹服,就为康僧会建塔,一起建建初寺,此为江东佛教之始,自此江东佛教大兴。但凡诚意拜塔的人,或拜舍利或拜纸印画像,一香一花,同等佛陀最终的供养;一瞻一礼,同于灵山现在的世尊。此刻若求福,则福自会随声而来,此刻忏悔罪障,则罪障自会消除,于自心中自会种下菩提涅槃的种子。关于此三种礼拜,不管是拜佛、拜经、拜舍利,都应怀有诚恳之心,在礼拜终了之时,还要发愿,普度苦海众生,或发愿往生,或发愿无病,若不发愿则不能感应道交。这正印证了中国古言: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明晰了三种礼拜的缘由、办法及积德行善,咱们关于礼拜的真实内在则会有更深的体会,然后会在礼拜时更为投入,到达礼拜的抱负效果。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