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义:不只是动作,更是由忠诚、谦善,而专心致志以使身心合一。1)办法:(1)肃立,两脚掌成外八字,脚后跟相距二寸,脚尖则八寸(前八后二)。(2)两手掌相合,十指并拢,不行参差别离,或中空曲折,这是标明一起满意,手臂靠著身体,手肘成45度歪斜,手掌不需要靠著乳房,两掌心间略虚,以轻松、天然为准则。(3)目光垂视,不吃力的凝视著中指指尖,身心合一,一心无二用。(4)身体略微向前倾,标明谦善、恭顺,脸部肌肉、眼睑放松,心中只存著一念:我在合掌。2)效果:(1)合掌是练心、修行的办法,也是威仪、礼节的体现。对人谦善有礼,他人会认为你有礼貌、谦善、慈善,你代表佛教,是有智慧的人,就像菩萨相同。(2)放松身体,气就会下降,心境也会因此而平稳,慈善心,谦好意会提升,骄慢心、怀疑心、憎讨厌会不见。(3)二手合在一起标明一起满意。一心一意、天可是然。身体上的气脉也会交会,气通心也通,心思最平衡。(4)「合十」,象徵心的形状、花的形状,代表一片心(瓣馨)香。表诚恳、敬意、友善。在诵经、喝水就餐、作业之前先合掌,在修行上来说:是使心安静安靖,一起安静安稳,注意力会会集,严峻的感受会陡峭,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状况。随时随地合掌能够收敛散乱心、平定浮躁气。(5)合掌有两种状况:A.用双眼看对方:见到尊贵者要仰望、瞻礼、一定要拿掌、不行背手、宜操手。在佛陀时代绕佛是右绕三匝,目不斜视的一贯看,因为佛具三十二相不论从那一方面都是大人相,就会舍不得闭目而仰望。B.双眼不看:现已了解的人,就站在面前,不敢看是标明敬意。此刻合掌,双眼看指尖,或翘请式地合掌-目迎目送。弯腰低头,用余光看尊贵者,到尊贵者脱离再起身。如尊贵者走过来,要走到边上合掌,有点折腰,十分柔软、谦善、诚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