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石雕像的面部表情为什么都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2-03-24 12:01:59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37 | 来源:素超人

所谓罗汉,在佛教中也被称为阿罗汉,是一种修佛时所达到的果位。罗汉在佛教的三大果位中列位第三等,是自觉者,意思就是罗汉可以将自己的一切烦恼斩断,达到涅盘的境界,不再遭受生死轮回的痛苦。在佛教中,修行圆满的罗汉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是接受人天供养的圣人。所以,在各大宗教寺庙中,我们总能看到人们将罗汉的形象,运用石材雕刻成了形态各异的石雕罗汉像。常见的石雕罗汉像有十八罗汉石雕和石雕500罗汉等等。

图片

经常去寺庙观佛礼佛的信众,相信都会留意到罗汉堂中供奉的石雕罗汉形象,这些石雕罗汉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其脸部神态都十分夸张。石雕罗汉的形象与庄严肃穆的石雕佛像完全不同,十八罗汉石雕像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十分逼真。比如:坐鹿罗汉申请严肃,双目低垂;面部表情若有所思;欢喜罗汉则手舞足蹈,申请怡然自得。还有笑狮罗汉怒目圆睁,与身边的一尊石狮子四目相对,似乎在说些什么等等;这些石雕罗汉的造型变化莫测,令人寻味。

图片

其实不论是十八罗汉石雕还是石雕500罗汉,在记载中都没有固定的形象,都是后来的艺术家们凭借自己对佛经记载的理解,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而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早期的十六罗汉雕像就在杭州的烟霞洞里,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的。石雕罗汉脸部神态之所以有那么多变化,其实也是艺术家们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每一尊罗汉的人物特征;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好地区分石雕罗汉像。

图片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