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谎言”也算妄语吗?
发布时间:2022-02-28 12:01:29 |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41 | 来源:素超人

缘 起

““””

“色”=“美色”?

“往生”=“死亡”?

“开悟”=“成佛”?

为什么观音菩萨像女生?

为什么佛陀还“做发型”?

...

得益于影视剧的发达

佛教的许多名词与形象广为人知

但其中也有许多误解

为释大众所惑,本寺特开设

“佛教文化释疑”栏目

每期分享一个佛教文化常识

图片

No. 41

善意的谎言

是“妄语”吗?

生活中“谎言”并不少见

然而“善意”的谎言

也算“妄语”吗?

“妄语”的意思是“以欺骗人为目的而说出的虚妄不实的语言”,因此当我们去掉“善意的谎言”之前的“善意”,它还是“谎言”,自然属于“妄语”的一种。

例如,为了哄正在吵闹的小朋友,和他说“乖,待会儿带你出去玩!”如果小朋友听话了,但最终没有带他出去玩,这便是“妄语”。

同理,如果我们和朋友开玩笑捉弄他,捉弄完后再告诉对方“我骗你的/开玩笑的~”,这也属于“妄语”。

因为事后的弥补并未改变已经说谎的事实。就好像小明报了假警,待警察来时再告诉对方“我骗你的~”,警察会笑嘻嘻地放过小明吗?

图片

当然,如果是为了救助他人或其他动物,而非是因为自己的私欲,所说的“谎言”即使属于“妄语”,也属于较轻的、可忏悔的一种。

另外,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没有“受戒”,即使“妄语”了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虽然戒律似乎与我们无关,但“妄语”欺人利己所形成的“业力”却与我们息息相关,会增加我们的违缘。因此我们仍应警惕“妄语”,偶有“善意的谎言”也应及时忏悔。

编辑 | 远山

图片 | 晓峰

责编 | 明月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