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修行,我们先不要想太多,不要四处寻找、选择法门。首先应该向内观察,有没有出离心,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解脱,是不是真心想成佛?
你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佛讲了学佛修行的三种情况: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下士道是为了获得人天的福报,如健康、长寿、平安、发财、神通等世间的福报,中士道是为了自己而求得声闻与缘觉的果位,上士道是为了众生而求解脱、求成佛。
现在观察一下,自己学佛修行是属于下士道、中士道,还是上士道?如果都不是,就是没有目标。若是没有目标,就是盲目地学修,即使努力了也是徒劳无益,闻法修法也没有意义。
如果是下士道,即求健康、求平安、求发财、求世间福报的,即使再努力、再精进,也只能得到人天一些暂时的福报与利益,无法能获得解脱、获得佛果。
如果是中士道,即为了自己求解脱、求往生的,即使再精进、再努力,学修再如法,也只能得到声闻、缘觉的果位,不能成菩萨,不能成佛。
如果是上士道,是为众生求解脱、求成佛的,一切都为众生而不为自己,这是最圆满的。
观察一下自己学修的目的是什么?刚才讲的三种发心,哪一种符合自己的情况?若三种都不是,就是没有目标。
大家首先应该把目标确定下来,接下来再选择法门,然后修持,最后才能成就。
若求的是世间的福报,就不用修出离心,也不用修菩提心,只要断恶行善,积功德、积善根就可以了。若是不管众生,只求自己解脱,那就修出离心,必须断除对世间的贪恋,否则就无法超出三界。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再修无我的智慧,就可以获得声闻和缘觉的果位。若是想成佛,只有出离心还不行,还要发菩提心。现在必须要这样发心,否则将来无法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度化众生。
大家一定要有目标,不要盲修瞎练、东跑西颠。这样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不是在行善积德,而是在造业。不要拿佛法造业嘛!
——摘自《成就宝鉴论》发菩提心十